對違規頂風建設14棟別墅等開發行為未予制止,邊改邊建,已基本建成;“好人主義”盛行,在空氣質量大幅惡化的情況下,考核結果為滿分……5月11日,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就2018年10月31日至11月30日對安徽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所形成的督察意見,向安徽省進行反饋。督察指出,安徽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雖然取得重要進展,但一些地方和部門在處理發展與保護關系時態度仍不夠堅決,一些重要任務沒有整改到位,甚至存在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裝整改的問題。
揚子鱷保護區被侵占及違規調整
督察組反饋,安徽省林業部門未汲取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教訓,未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要求,一直隱瞞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侵占及違規調整問題,導致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巢湖市及合肥市巢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漠視整改要求,對整改期間風景名勝區高速云水灣項目違反國家《風景名勝區條例》規定頂風建設14棟別墅等房地產開發行為未予制止,邊改邊建,違法建筑至“回頭看”時已基本建成。
而亳州市政府及環境保護部門“好人主義”盛行,在全市2017年空氣質量同比大幅惡化的情況下,各縣區當年大氣污染防治考核結果均為滿分,大氣污染治理考核流于形式。
合肥市對會通新材料有限公司廢氣擾民問題整改重視不夠,標準不高,群眾投訴不斷,卻上報已完成整改。
少數領導干部向企業通風報信
反饋意見中顯示,一些地方和部門在整改工作中決心不夠,敷衍應對,導致一些歷史遺留生態環境問題整改進度滯后。合肥市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對污水收集管網問題排查整治不力,截至“回頭看”時,排查出的4919個雨污混接點僅整治完成1255個,大量生活污水通過雨水泵站進入河道,影響河流水質。
蕪湖市及無為縣對境內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排查清理不徹底,僅對第一輪督察指出的違建項目進行取締,而對侵占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約1000畝的五洲農業生態園沒有清理;督察還發現,緩沖區無為縣境內長江夾江鳳凰頸段建成過江水泥路,阻斷豚類游動,無為縣一直未進行清理整治。督察組反饋,為應對督察,亳州市譙城區少數領導干部甚至與企業串通一氣,通過微信群向企業通風報信,并直接指使、授意企業采取偽造危險廢物處置合同、沖洗被污染的雨水溝、臨時停產等方式敷衍應付,性質惡劣。
違法填湖450畝建開發區道路
督察組反饋,我省港口碼頭水污染防治設施不完善。全省境內長江干流和主要支流已投入運營的生產性普貨碼頭203座,其中未建成地面沖洗水、初期雨水收集處理設施的占比47.3%;化工碼頭40座,未建成地面沖洗水、初期雨水收集處理設施的29座,未安裝事故廢水收集處置系統的19座。
安慶、池州等市林業、水利、國土等部門對非法侵占沿江濕地行為監管不嚴、制止不力。2017年3月,安慶市經濟開發區違法填占湖面建設園區道路,至2018年9月,累計填占湖面約450畝;池州升化碳酸鈣有限公司自2010年起,將強堿性廢渣傾倒至廠區附近的江灘濕地,并填土建設原料倉庫,違規填占江灘濕地約11畝。
另外,安徽金星鈦白(集團)有限公司在馬鞍山市堆存約40萬噸鈦石膏,環境風險隱患突出;銅陵市安徽六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堆存磷石膏約300萬噸,對長江及周邊環境安全造成威脅。
責任編輯:史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