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扶貧辦有關負責同志就開展集中整治脫貧攻堅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應邀答記者問。
問: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表現在哪些地方?
答: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主要表現在5個方面:一是一些地方盲目抬高標準,犯“急躁癥”,出臺一些急功近利的幫扶措施;二是一些地方文件多、會議多,扶貧宣傳“用力過猛”,“造亮點”“堆盆景”搞政績工程;三是一些地方填表報數和做臺賬多,痕跡管理蛻變成“留痕主義”;四是一些地方檢查考核出現偏差和誤區,滋生了“迎檢文化”;五是一些地方將責任向下推、板子向下打,追責泛化、簡單化。
問:整治措施中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答:這次集中整治最大的特點有三個:一是政治站位高。省委堅持從政治上認識和解決脫貧攻堅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進一步樹牢“四個意識”、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以下看上、以小見大、深挖根源,主要負責同志親自審定整治措施,并以省委辦公廳名義發文。二是針對性強。以扶貧領域5個方面表現為重點,全面梳理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逐項逐條提出“十整治十堅持”的整改措施,問題指向十分明確,整改落實針對性強。三是整改措施實。堅持從嚴從實、真改實改、全面整改,注重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對各項整改措施進行細化實化,切實做到重點突出、內容具體、責任明確,確保各類問題改徹底、改到位,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問:整治后將達到怎樣的效果?
答: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切實解決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對于促進黨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不打折扣地落實到位、確保打好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具有重要意義。一是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將全省上下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面落實黨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做到入腦入心、知行合一,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個維護”。二是樹立實績導向,進一步強化“三個”落實。堅決糾正搞“花拳繡腿”、做“表面文章”等問題,有效整治“文山會?!?,大幅壓縮文件和會議,大幅減少填表報數做臺賬,完善脫貧攻堅成效考核評估機制,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強化重工作實績的鮮明導向,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將主要精力用在抓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和工作落實“三個落實”上,多為貧困群眾辦好事做實事。三是強化精準施策,進一步提高幫扶實效。堅持目標標準、提高脫貧質量,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因地因村因戶因人制定幫扶措施,精準落實脫貧攻堅各項政策,有效防止“懸崖效應”和“福利陷阱”,切實提高政策效應和幫扶實效,增強貧困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四是加強作風建設,進一步提升攻堅水平。深入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紀行為,切實糾正脫貧攻堅中的功利主義、實用主義以及官本位等錯誤思想和行為,充分激發和保護各級干部投身脫貧攻堅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逐級明確責任、層層傳導壓力,進一步強化政治擔當,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果促進脫貧攻堅政策的硬落實,全面提升全省脫貧攻堅水平和質量。我們將堅持打好持久戰,把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堅持“三嚴三實”“三查三問”的重要內容,常抓不懈,抓出習慣、抓出常態。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