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縣緊盯剩余脫貧任務,對省掛牌的高士鎮花園村、黃河村、龍口村、毛安村4個村,市縣掛牌的貧困戶發生率在1%以上或剩余貧困人員達到50人的4個非貧困村掛牌督戰,啃下最后的硬骨頭,助力高質量脫貧。
3月19日,該縣緊緊圍繞“一過線兩不愁三保障一安全”、“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退出”的要求展開,形成多層次的督戰體系,通過高位部署、強力推進、精準指導、機動備戰,確保剩余貧困人口如期脫貧、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毛安村位于望江縣高士鎮以西8公里處,轄34個村民組,現有1023戶,剩余未脫貧22戶46人,為省級掛牌督戰村。在掛牌督戰中,該村積極發揮扶貧基地帶動當地貧困戶脫貧和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大力推進扶貧基地復工復產,積極開發公益性崗位,吸納因疫情無法外出的貧困戶就地就業,有效地鞏固了脫貧成果。
近年來,在省國資委的傾力幫扶下,黃河村在荒山地里興建起投資500萬元農業產業園,順利建成投入400萬元的扶貧服裝加工車間,并計劃投資30萬元在廢棄廠房地上興建村民文化活動廣場,村容村貌大為改善,村集體年收入大幅度提高,掛牌督戰后,省國資委加大幫扶力度,對剩余未脫貧的34戶65人,安排人員一對一結對幫扶。
該縣四大班子主要同志擔任省掛牌督戰村組長,原聯系村的縣干擔任副組長。從縣教育局、衛生局、住建局、民政局等單位抽調人員作為工作組成員,每個單位抽調4人;縣掛牌督戰村由常委、副縣長擔任組長,加強對掛牌村的督查指導。建立定期調度機制,每半月進行一次調度,全面了解掛牌督戰工作進展。對督戰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及時分析研判,建立問題清單,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逐項銷號。
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對掛牌村實行包保,研究制定掛牌督戰工作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工作任務、倒排工期,聚焦剩余貧困人口脫貧,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建立問題清單臺賬,整合各類資源,強化攻堅措施,確保逐一對賬銷號,切實解決存在的問題。
幫扶單位成立工作專班,聚焦掛牌村的突出困難和問題,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幫扶的精準度和有效性,防止出現返貧和新的致貧。在優先安排到村、到戶項目基礎上,再給每個村安排20萬元項目資金(其中市級安排10萬元)用于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及時解決制約或影響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突出問題,確保掛牌督戰村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截至目前,該縣累計減貧3.28萬戶12.46萬人,6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發生率由22.46%降至2019年的0.5%。(記者汪秀兵通訊員柯思德徐竹梅)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