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東至縣華龍洞遺址,安徽境內發現了多處古人類活動遺址或古人類骨骼化石,為研究人類的起源和發展提供了實物依據和研究線索。
繁昌人字洞
位于蕪湖市繁昌區孫村鎮癩痢山南坡,地質時代為早更新世早期,距今240萬—200萬年,是已發現亞歐大陸最古老的人類活動遺址之一。發現了石制品和骨制品200多件,以及包括高等靈長類原黃狒和江南中華乳齒象在內的哺乳動物化石標本8000多件、近百種。人字洞遺址被認為是我國百萬年人類史最重要的實證地之一。
和縣直立人
又稱“和縣猿人”,1980年發現于和縣龍潭洞,距今40萬年。和縣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共有14件,包括1件完整的頭蓋骨、2件頭骨碎片、1件附帶兩枚牙齒的下頜骨殘段,以及10枚單個牙齒。和縣直立人頭骨測量特征與印度尼西亞直立人相似,而與其他中國直立人差別較大。其牙齒特征可能保持了其祖先的原始特征,而這些特征在周口店等人群已經消失,和縣人或許代表著一個在隔離環境下生存的直立人群。
巢湖銀山智人遺址
上世紀80年代發現于巢湖市銀屏鎮,獲得包括1塊不太完整的人類枕骨化石和1塊附連3枚牙齒的左上頜骨及3枚零星牙齒,距今20多萬年。這是安徽繼和縣猿人化石發現之后,古人類與舊石器時代考古的又一重大發現,也是長江下游地區首次發現的早期智人化石的古人類遺址。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