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文化

中安觀察|安徽:賡續中華文脈 擦亮徽風皖韻“金名片”

來源:中安在線2024-06-04作者:陳欣然

考古發掘及研究工作碩果累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文藝精品創作有“亮點”有“看頭”,“文化皖軍”守正創新展現新形象;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融入當代生活,黃梅戲等傳統文化與年青一代“雙向奔赴”;文旅搶抓融合“新風口”,闖出高質量發展新路……

2023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鮮明提出中華文明五個突出特性,深刻闡述“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發出“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時代強音。

一年來,安徽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賡續中華文脈,推動文化傳承發展,深化文旅融合,推動文化強省建設再上新臺階。

守護好“中華文脈”

擦亮徽風皖韻“金名片”

4月16日,“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首次發布武王墩一號墓階段性發掘成果,確定武王墩墓是迄今為止經科學發掘的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結構最復雜的楚墓,也是目前國內首次見到的、結構清晰明確的九室楚墓,是楚國最高等級的喪葬禮制。

目前進入槨室內部發掘清理階段,已提取各類文物3000多件/組,大墓主人基本鎖定為楚考烈王,發現的青銅圓鼎有望成為迄今出土的東周時期口徑最大的青銅鑊鼎。

繁昌人字洞遺址出土的人工制品,堪稱亞歐地區迄今最早的人類技術創造;蚌埠雙墩遺址出土的陶器刻畫符號,成為研究漢字起源的重要實物資料;皖南古銅礦及相關遺存的發現,凸顯安徽在我國古代青銅文明發展進程中的獨特地位……

據調查統計,目前安徽省擁有不可移動的國保單位文物175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6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7座、中國歷史文化名鎮11個、世界文化遺產3個。

“凌家灘被認定為中華文明‘古國時代’第一階段標志性遺址。郎溪磨盤山遺址入選‘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此外,全省還擁有中國傳統村落469個,數量位居全國第7,擁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99項?!卑不帐∥幕吐糜螐d黨組書記、廳長周明潔表示,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和傳承復興地,“肩負新的文化使命,我們將繼續守護好‘中華文脈’,深入研究闡釋安徽地域文化價值內涵,科學構建安徽地域文化標識體系,推動安徽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增強安徽文化的歸屬感和軟實力?!?/span>

文藝精品借勢“出圈”

“文化皖軍”守正創新展現新形象

2023年11月29日,“新時代 新徽班 新氣象”精品劇目展演活動啟動,8家院團、12部劇目,為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及省內部分城市的戲迷們送上了最具地方特色和時代風貌的文化盛宴。

“安徽省精品劇目展演,不僅是安徽戲劇成果的一次集中呈現,而且是安徽戲劇發展的一個全新起點!”“230多年前,‘徽班進京’書寫了中國藝術史上的華麗篇章;如今,‘新徽班’博采眾長、敢闖敢試、常演常新的精神,為當代中國藝術精神提供了寶貴滋養,中國藝術方陣中安徽不可或缺。”多位專家在觀看劇作后為安徽點贊。

話劇《爐火照天地》入選全國“新時代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歌劇《風雪大別山》獲第五屆中國歌劇節“優秀劇目”;電視劇《縣委大院》獲第28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中國電視劇、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編劇(原創)3項大獎;民族歌劇《風雪大別山》榮獲第5屆中國歌劇節優秀劇目獎;攝影家張崇岫榮獲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省黃梅戲劇院國家一級演員袁媛喜摘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青年歌唱家莊云龍獲得第14屆中國音樂金鐘獎;22個項目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24年度資助項目名單,創歷史新高……新時代,“文化皖軍”展現出強勁實力和嶄新形象。

這些成績,是安徽省扎實推進繁榮興盛的文化強省建設的實踐成果——按照動態管理、滾動開發、持續打造的思路,安徽重點推動文學、戲劇、影視、網絡文藝等創作生產,建立重大項目調度、創作方案論證等制度,實施戲劇創作孵化、舞臺藝術創作扶持等計劃,加強全程跟蹤指導,形成精品迭出的生動局面。

“在文藝精品創作中,安徽文藝工作者堅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敝苊鳚嵔榻B,全省文藝工作者堅持藝術為人民,藝術惠人民,將文化大餐送給基層群眾,“開展‘送戲’3700多場、舉辦‘村晚’1400余場,其中,黃山市南溪南村‘村晚’入選全國秋季‘村晚’主會場,六安市大灣村等地15場‘村晚’分別入選全國‘四季村晚’、春節‘村晚’示范展示點,受到群眾廣泛好評?!?/span>

文旅深度融合

繪就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春節期間,在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八里河旅游區游客服務中心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潁上花鼓燈伴隨著鏗鏘的節奏為各地觀眾送上新春的祝福。夜幕降臨后,大型水舞情景光影秀《潁上行》精彩上演,伴隨著聲、光、電以及舞蹈的相互融合,為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視聽沖擊效果,展現出具有皖北特色的歷史文化底蘊。

為加快推進加快建設高品質旅游強省,安徽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將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著力做好“人氣旺、市場熱、消費火”文旅融合大文章。

在創新產品業態方面,全省深入推進“旅游+”“+旅游”。在全國率先開展省級旅游風景道認定工作。持續開展“安徽避暑旅游休閑目的地”創建工作,創新打造氣象特色產品。組織開展鄉村旅游“421”行動,大力發展精品民宿、精品主題村、特色美食村等,實施“雙微”提升行動,創新開展民宿創意設計大賽,打造皖江鄉村旅游產品體系。

在提升品質上下功夫,在創新互動方式上做文章,帶來的是旅游業提質增效、旅游經濟蓬勃發展、品牌形象和影響的不斷提升。一季度,全省接待國內游客2.2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258.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9%、19.8%,春節、清明假日接待游客居全國前列,“五一”假期接待游客497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72.8億元、均創歷史新高。1-4月,全省50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累計接待游客240萬人次,同比增長9.4%。

與此同時,凌家灘、明中都等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對外開放,省美術館、安徽楚文化博物館等一批文化新地標的建成,文化遺產旅游、紅色旅游、研學旅游等融合業態的不斷發展,掀起了博物館熱、非遺熱、國潮熱,都展示了安徽不斷豐富旅游業態,延長產業鏈條,提升產品層次,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

“不僅在提升旅游便捷度上下功夫,還要建立健全以游客為中心的旅游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全過程、全鏈條提高旅游服務品質,提升服務滿意度。要讓優質服務成為最好的旅游產品,讓越來越多的‘頭回客’變‘回頭客’?!敝苊鳚嵄硎?,下一步,將大力推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全面實施高品質旅游強省“六大工程”,“做精產品、做足特色、做優服務、做好生態、做強產業,擦亮叫響‘美好安徽 迎客天下’品牌,提升旅游業核心競爭力和綜合效益,加快推進高品質旅游強省建設,為建設旅游強國貢獻安徽力量?!?/span>


責任編輯:陸迪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电影| 中文字幕无线码免费人妻| 男男强行扒开小受双腿进入文| 国产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丁香婷婷激情综合俺也去|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中文| 国产1区2区3区在线观看| 91香蕉视频污污| 天堂在线www|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大胸|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丰满| 亚洲美女色在线欧洲美女| 青青青国产视频| 国产精品东北一极毛片| 一级做a爰片欧美aaaa| 无码a级毛片日韩精品|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99re国产视频| 婷婷色香五月激情综合2020|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看电影大全| 日本高清乱理论片| 乱色美www女麻豆| 欧美一级特黄aa大片在线观看免费| 免费观看理论片毛片| 黄色一级毛片看一级毛片| 在公交车上被站着被c| poverty中国老妇人| 日本人视频jizz69页码| 久久精品视频国产|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视频高清电影| 伦理eeuss| 香港经典a毛片免费观看看|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 伊人影院中文字幕| 好吊妞在线播放| 三个黑人上我一个经过| 护士的护士服被扒了下来小说| 人体大胆做受大胆视频一|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