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記者從安徽省住建廳獲悉,自2023年以來全省實施“千村萬幢”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工程,大力推進傳統村落格局風貌本體保護,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并因地制宜發展文化創意、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傳統村落保護傳承取得階段性成效。
實施“千村萬幢” 保護利用工程
我省秉持“守護中華農耕文明、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初心,堅持“保護為先、利用為基、傳統為本”原則,完善政策制度,創新體制機制,整合相關資源,涌現出“賣花漁村”“夢里祖源”“綠野仙蹤西溪南”“木梨硔”等一批網紅傳統村落。
注重用好政策性貸款,近年來相關銀行以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專項貸支持省內多地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項目,審批貸款金額近40億元。省住建廳指導各地加大項目謀劃,加強對已成熟項目編報的指導,按照市場化、一體化原則,政銀協同推進貸款調查、審批、放款等工作,釋放政策性金融支持在傳統村落保護、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
2023年,安徽省實施“千村萬幢”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工程。通過大力推進傳統村落格局風貌本體保護,提升村落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改善村落污水垃圾治理等人居環境,探索傳統建筑改造利用,傳承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因地制宜發展文化創意、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傳統村落保護傳承取得階段性成效。
創新傳統村落發展要素保障
今后,安徽將繼續加大省級財政支持。省級財政明確從2024年開始,每年增設傳統村落傳統建筑保護利用專項資金,用以支持國家、省級傳統村落歷史環境修復、傳統風貌整治、人居環境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完善、特色產業設施配套、防災減災設施建設等保護利用,以及傳統建筑的保護修繕、改造利用等項目,充分發揮省級專項資金在傳統村落保護利用中的激勵、撬動作用。
推動支持傳統村落的稅收優惠政策加快落地,面向傳統村落資源富集、民宿茶葉集聚的村鎮持續開展“稅企互動”“政策上門”活動。比如,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免征增值稅政策;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征收率的應稅收入減按1%征收;參與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的企業新購置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設備、器具,可享受一次性扣除政策等。
此外,創新要素保障,出臺規定對確需在城鎮開發邊界外使用零星、分散建設用地的鄉村產業項目,可以按照“用多少、轉(征)多少、供多少”的原則,對項目用地實施報批和供應。實行點狀供地,滿足城鎮開發邊界外企業用地需求,落實傳統村落土地要素保障。
積極加強歷史文化遺存保護
近年來,安徽以縣為單位推進傳統村落的傳統建筑保護修繕,按照價值優先、搶救瀕危、應修盡修、關注宜居的原則,修繕加固以民居、祠堂、書院、牌坊為代表的1000棟以上建筑。
下一步,全省還將積極加強歷史文化遺存保護,同時結合活化利用需求,統籌考慮功能性和宜居性改造。
穩步推進一批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縣建設,修繕公共傳統建筑、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因地制宜發展文化創意、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傳承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增強村落內生發展動力。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