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覽、做漆扇、拓百福、學點茶、捏面塑……大年初一上午,安徽博物院蜀山館(新館)二樓徽學堂迎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新春文化體驗活動,來自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安徽中醫藥大學等多所高校的近百名外國留學生相聚于此,沉浸式體驗中國傳統年俗文化,感受濃濃中國年味,共度新春佳節。
活動現場,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留學生們一邊參觀展館,一邊聽講解,不僅了解了悠久的安徽歷史,還欣賞到珍貴的文物展品。隨后在新春文化體驗活動中,留學生們在志愿者老師的指導下,親手制作漆扇,捏出生動可愛的面塑,拓印出象征吉祥如意的“福”字,還在專業茶藝師的指導下,學習宋朝的點茶技藝。
“這是我第一次學習點茶,體驗了茶粉工藝的制作過程,覺得非常有意思。”來自智利的李斯吉是安徽大學的一名在讀研究生,今年是他第一次在合肥過年,李斯吉興奮地表示,自己對中國的歷史文化很感興趣,當得知點茶起源于宋代,他十分欣喜,并與老師熱烈討論起來。
來自摩洛哥的李小陽同樣對中國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本次活動中,她體驗了做漆扇和拓百福,雖然來合肥生活僅5個月,但她對墨水的香味有著天然的好感,她說使用毛筆能讓內心平靜,“我真的很喜歡博物館的環境,能深入了解更多關于安徽的文化。”
即將滿18歲的白樺也來自摩洛哥,今年是她在合肥度過的第一個春節,談及中國文化,白樺稱自己是忠實的粉絲,現場她興奮地體驗著每一項活動,在老師的指導下捏了一只可愛的小兔子面塑。“我真的很喜歡中國文化,它是如此有趣,有太多內容可以學習了解。”在白樺眼中,合肥是一座適宜居住的城市,當她第一次來到這里,感到平靜祥和,就像回家一樣。
此次活動吸引了近百名留學生的參與,他們來自摩洛哥、智利、阿富汗等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帶著對傳統文化的好奇與熱愛,齊聚一堂,共同慶祝新春佳節。在活動中,大家不僅學習到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還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們交流,增進彼此之間的理解與友誼。
安徽博物院作為省內重要的文化機構,一直以來致力于推動中外文化交流與合作。通過舉辦此次新春文化體驗活動,博物院希望能夠讓更多的外國友人了解中國的傳統年俗,感受中國春節的獨特魅力。同時,也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增強留學生們對本地文化的認同感,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合肥的學習和生活。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