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何”萬事興,歡樂滿門庭。鏡頭聚焦何家四代人,呈現鮮活人物群像,演繹平民視角的昂揚生活旋律。
2月3日(年初六)晚,電視劇《六姊妹》在CCTV-1播出當日酷云收視率突破3%,獲得同時段全頻道全欄目收視率第一名;2月4日,CCTV-1電視收視率3.4809%,繼續攀升。蛇年開年這部年代生活大劇,已展現出爆款潛力。一部電視劇,贊譽如潮,這背后,引發觀眾哪些情感共鳴,究竟有怎樣的流量密碼?
一腔真情,演繹“家”的變遷
歲月更迭,四世同堂情愈暖;朝夕相伴,六姊妹聚合愛長留。人生跌宕起伏,家的溫馨卻始終如一。
該劇以20世紀60年代至21世紀初的小城淮南為背景,講述了淮南市田家庵區老北頭何家老一輩及六個女兒的人生故事。《六姊妹》由中央電視臺、西嘻影業、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出品,樓健執導,梅婷、陸毅領銜主演,鄔君梅、奚美娟、劉鈞、吳倩、李晨等眾多演員精彩演繹。
該劇以溫情十足、不疾不徐的筆觸,描繪立體的家庭群像:劉美心、何常勝相濡以沫多年,把六個女兒撫養成人,看著她們各自擁有日漸豐盈的人生;性格各異的姊妹六人雖然擁有著不同的人生軌跡,卻始終與彼此緊緊相依。
這部電視劇,描摹了橫跨半個世紀的人物命運起伏,也承載著家人親緣的溫情力量,是平凡百姓的幸福縮影。
“該劇以小見大地呈現中國家庭形態的變遷與生活發展歷程,為觀眾帶來精神共鳴。”淮南市作協主席金妤表示,該劇通過更具家庭凝聚感的人物關系塑造,讓每一位觀眾一窺家庭真諦,在與自己的家庭互相印證、回看的過程中,收獲感悟與力量。
一部佳作,引發觀劇熱潮
“《六姊妹》開播,引發觀劇熱潮,好比當年看《渴望》!”2月5日,網友“阿越”在自己的微信里發布一條朋友圈留言。
《六姊妹》是首部以淮南為背景,并在淮南本地拍攝的電視劇。從《小敏家》《熟年》,到《小日子》,《六姊妹》是淮南籍作家伊北第四部拍成電視劇的小說。
“這是我第一部親自操刀做編劇的作品。”伊北告訴記者,他人生的前18年在淮南度過,從淮南的生活中提煉出了整個故事框架,準備了三年,寫了將近一年,淮南人的質樸和平實,對他的藝術創作有著深刻影響。
“在電視劇《六姊妹》中看到淮南,感覺好親切!”2月5日晚,吳敏女士通過微信電話,從美國向家鄉的父母感慨。吳敏從小就生活在淮南市大通區,17年前隨著丈夫去美國定居,如今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工作。“通過網絡,每晚按時追劇。”吳敏告訴記者,她同學的兒子在劇中做群演,是文工團排練里面一個穿軍裝的小伙子……
縱覽全劇,《六姊妹》記錄著普通人的命運起伏,勾勒出中國尋常百姓家庭形態、倫理觀念、生活范式的多重變遷。劇情緊湊、角色生動、情感真摯,觀眾好評如潮,有“一口氣刷四集完全停不下來”的感覺,還有人將其與《父母愛情》《人世間》等爆款年代劇相比較,認為它有望成為又一部經典之作。
一劇火爆,帶來文旅“亮點”
人生漫漫,有你相伴;體貼入微,彌足珍貴。由LUMi獻唱的暖心片頭曲《有我在呢》,唱出了劇中六姊妹的半生情:“你懂的,我想過,你陪我每一刻。”
《六姊妹》在淮南實景拍攝了124天,真實展現了淮南的地貌建筑和風土人情,劇組先后在大通區、田家庵區等地現場取景、搭景、拍攝,吸引了許多游客。
“淮南的這條街,讓我‘一鍵’回到童年。”拍攝期間,演員梅婷、穎兒打卡淮上渡口和老街,感受當地市井生活氣息;陸毅、李晨沉浸式體驗當地的人文風情,品嘗“淮南牛肉湯”這份舌尖上的淮南記憶。
首播后,該劇引發各媒體好評。隨著電視劇的熱播,《六姊妹》拍攝主景地迅速成為熱門旅游打卡地。近日來,陸續有很多游客、網紅前來拍照留念、沉浸式體驗劇中的生活氛圍。
“來到這里,不僅能探尋劇中同款場景,還能感受家鄉的煙火氣息。”2月5日,在蘇州工作的王牟帶著家人一起來到九龍崗風情小鎮打卡。今年春節,在從小生活的小鎮里品嘗地道的家鄉美食,心中滿是感慨。
目前,電視劇《六姊妹》拍攝主景地已納入淮南市文旅規劃,該市正積極推進影視基地建設等具體工作。同時,淮南市文旅投集團與《六姊妹》的制作公司北京西嘻影業也簽署了協議,為后續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未來,淮南市還將策劃一系列影視主題旅游線路、推出特殊文創產品,繼續深化影視與文旅的融合發展,不斷挖掘新的影視資源,推動文化、旅游、影視等多產業協同發展,為文旅產業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