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史洪芳)蓬勃發展的產業名城、活力迸發的創業之城、生態優良的科創高地、區位優越的交通樞紐、宜居宜業的人民城市……這些亮眼的詞匯共同構成了“長江巨埠、皖之中堅”——蕪湖。創新是蕪湖最鮮明的城市基因,十八大以來,蕪湖以創新驅動賦能高質量發展,2022年全市GDP總量4502億元,朝著全省經濟增長第二極和省域副中心目標穩步邁進。
致力產業創新強內功
記者來到奇瑞汽車智能網聯超級工廠,走進被譽為“全球最強數字品控”的焊裝車間,看到了一排排忙碌不停的工業機器人。超級工廠涵蓋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平均每1.5分鐘就能有一臺全新整車下線。近年來,奇瑞積極打造以“智能+網聯+電動+綠色”為引領的智能網聯超級工廠,通過運用網絡化、自動化、智能化先進設施來實現高效、低能耗和環境友好的生產目標。正如尹同躍董事長所說:“奇瑞就是要和傳統巨頭比流程比基本功,跟新勢力比敏捷比創新?!?/span>
強大的創新產能供應,保障了龐大的汽車銷售量。奇瑞集團經管會成員、新聞發言人金弋波介紹,奇瑞集團已經形成比較穩定的國際、國內“雙市場”格局,海外出口成為推動企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引擎。2022年,奇瑞累計銷售汽車達到123.3萬輛,其中出口45.2萬輛,同比增長68%,連續20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首位,每7輛走出國門的汽車就有一輛來自“奇瑞造”,涵蓋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1月份,奇瑞汽車銷量為10.14萬輛,實現新春“開門紅”。奇瑞始終堅持自主創新,逐步建立起完整的技術和產品研發體系,截至2022年底,累計申報專利25795件,獲得授權專利17177件,其中發明授權專利占37%,位居行業前列。
蕪湖產業特色鮮明、產業門類齊全、產業體系完整,全市制造業涵蓋41個工業大類中的38個。汽車及零部件、材料、電子電器、電線電纜四個支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航天航空、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新材料等十個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近年來,蕪湖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成效顯著。省級以上研發機構總數達532個,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53家,其中國家級15家。新型研發機構占全省四分之一,是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骨干城市。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3.48%,居全省首位。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達1620家和2026家,安徽百強高企和“研發雙百強”企業均占全省五分之一。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59.5件,連續11年居全省第一。
推進“雙招雙引”蓄動能
“一期已建成投產,全部建成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40億元、年納稅2.5億元?!笔徍l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峰告訴記者。該公司是繁昌區招商引資的大項目之一,總投資18億元,將建設集寵物主糧、保健品、零食用品研發與生產、供應鏈物流等全產業鏈集群基地。圍繞建設長三角寵物用品產業基地,繁昌區將以衛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龍頭,以衛仕寵物營養研究院為核心,以專業供應鏈管理公司為紐帶,引進集聚寵物用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著力打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寵物用品產業基地,開拓寵物經濟新藍海。到2025年,繁昌區大健康產業預計實現產值200億元以上。
近年來,繁昌區突出“招大引強”,聚焦重點招商。既抓新能源、智能裝備、大健康、汽車關鍵零部件等重點產業,也抓事關長遠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事業;既要“頂天立地”龍頭企業、鏈主企業,也要“鋪天蓋地”的專精特新、高成長科技型企業。2022年,新引進億元以上新興產業項目占比超50%。同時,創新路徑招商,建立“6+6+1”雙招雙引工作體系,深化以商招商、平臺招商。2022年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08個、10億元以上項目13個,總投資82億元的瑞晶光伏電池、30億元的奇瑞DHT生產基地、18億元的海螺綠色建材現代物流產業園等項目簽約落戶。鼓勵現有企業再投資,全年簽約再投資項目17個、總投資超90億元。
繁昌區區委書記瞿輝告訴記者:“我們堅持‘項目為王’,形成了項目梯次推進良好格局?!狈辈齾^堅持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盯著項目干,組建17個攻堅專班,“四套班子”一起上,把項目建設進度精準落到開工、竣工、投產等時間節點和具體流程上,以破竹之勢推進永臻新能源、諾貝爾新材料等項目快速建設,以項目進度和實物量推動經濟運行指標上行。2022年,繁昌區謀劃項目92個、總投資212億元,全年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15個、增長23.6%,新投產億元以上項目32個、增長28%,143個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63.9億元、占投資計劃118.3%。
優化營商環境穩增長
“大膽試 大膽闖 自主改”,這九個醒目大字位于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蕪湖片區綜合服務中心進門處。蕪湖片區積極探索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正是這九個字的生動體現。2021年12月,蕪湖片區在安徽省率先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探索“一顆印章管審批”,將省、市、區三級共382項事項全部劃轉至行政審批局,涉及26個省級部門和20個市區級部門的審批事項,全部集中到一顆印章,實現“一個主體對外、一顆印章審批、一個平臺服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市場主體快速發展。
審批的便捷化,大大減輕了企業負擔。2022年,安徽富春紡織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精密紡紗項目在向蕪湖片區管委會提交申請3日內,就取得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成為自貿區首個應用“拿地即開工”模式全程網辦的項目,這比之前至少要節約1個月時間?!安慌苈?、不見面、時效快,這是改革給我們帶來的最大實惠,也為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提供堅強保障。”富春紡紗項目負責人顧建東對此感觸頗深。信義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同樣因此受益,該公司工程建設負責人詹紹熠說:“由信義集團投資的玻璃裝備國際貿易倉儲項目,從簽訂投資協議到拿到承諾制施工許可,僅用時3個月。”在這期間,公司注冊、土地掛牌等事項,均在蕪湖片區綜合服務中心“一站式”辦理。
據蕪湖片區管委會主任何紅旗介紹,蕪湖片區綜合服務中心對標上海徐匯區設立“無差別受理”綜合窗口,整合政務大廳辦事窗口,將傳統的“多窗受理”變為“一窗受理”,企業僅需向一個窗口、一名工作人員遞交一次材料或提出一次訴求就能辦理蕪湖片區承接的事項?!盁o差別受理”綜合窗口徹底打破窗口業務壁壘,構建“前臺統一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模式,實現“一窗通辦”和“專業人干專業事”,全面提升審批服務效能,窗口滿意率達100%。
建設人民城市暖民心
高標準彩色跑道、完善的健身設施、美麗江景……蕪湖市十里江灣人民公園已經成為蕪湖市民休閑的好去處。幾年前,這里還是破敗荒蕪的灘涂,蕪湖市花大力氣將此地打造成江堤濕地灘涂休閑景觀區,讓廣大市民共享美麗江景、綠色空間,真正做到“還江于民、還岸于民、還景于民”。
與十里江灣公園類似,占地62.2公頃的朱家橋尾水凈化生態公園前后變化巨大。蕪湖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丁敏生介紹,公園每天的尾水處理規模為12萬噸,通過采用人工濕地生態凈化工藝,對朱家橋污水處理廠尾水進一步處理,使出水水質達到地表水準Ⅳ類水標準后補充城市內河,提升水動力,改善水環境,降低碳排放,這對于改善城區水環境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蕪湖還通過微改造和精提升,在全市范圍內因地制宜將道路節點、街頭轉角打造為“蕪小園·口袋公園”。蕪湖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長陳厚明告訴告訴記者:“2022年,全市共新建、改造50個‘蕪小園·口袋公園’,2023年計劃再打造50個,切實為市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構建‘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城市綠色生態網絡。”
這些公園功能定位不同,但都是蕪湖推進人民城市建設的生動實踐。2021年8月12日,蕪湖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人民城市建設推進大會,打響了全面建設人民城市的發令槍,力爭至2025年把美麗江城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游、宜學、宜養、宜創的“六宜”城市。一年多來,蕪湖人民城市建設取得新成效、展開新畫卷、展現新面貌。一些多年未解決的“城市病”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城市規劃的引領不斷加強,城市功能布局不斷完善;城市建設效率明顯加快,品質明顯提升;城市管理的規范化、精細化、智慧化水平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春風拂面,萬物復蘇。蕪湖堅持以創新驅動賦能高質量發展,正努力譜寫新的篇章,讓“皖江明珠”更加輝煌。
責任編輯:賀鵬云 陸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