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在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華宇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作業。 記者 羅廣心 攝
瞄準新賽道,新興產業“加速跑”
2月10日,在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華宇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封測車間內,一臺臺精密設備一字排開,不停運轉,工作人員穿著無塵服有序作業。
華宇公司董事長彭勇介紹,公司是一家封測半導體企業,主要從事集成電路封裝測試業務,包括集成電路封裝、晶圓測試服務、成品測試服務,產品遠銷韓國、美國等國家。
成立于2014年的華宇,從深圳遷至池州時,只有一套簡單的設備和10多人的團隊。經過不到10年的發展,公司已有千人規模,掌握了多芯片組件封裝、三維疊芯封裝等核心技術。
華宇公司的快速發展,是池州市狠抓“雙招雙引”和產業集群建鏈的生動寫照。近年來,池州經開區堅持集群集聚,堅持半導體產業首位發展,以IC設計、分立器件制造、封裝測試為基礎,以新型顯示、5G應用等終端產業為拓展的“3+2”特色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一間充滿智慧的教室應該長什么樣?
在安徽文香科技有限公司,記者上了一節生動、智慧的體驗課,手指輕輕滑動智慧黑板,火柴、燒杯、量杯等實驗用具一一出現,化學實驗可以輕松模擬。
“在智慧課堂,學生的舉手投足以及面部表情都可以被統計分析。”該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教室中的攝像頭可以實時洞察教學場景變化,進行自動抓拍分析,并生成各類詳細的數據報告,可以讓老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為教學提供參考,助力學校個性化教學。
據介紹,文香公司是一家運用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建設智慧校園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19年在江南新興產業集中區落戶投產,2021年企業將總部從北京遷至池州。“正在興建的文香智慧園項目總占地300余畝,目前投資15億元。建成后可帶動上百家企業入駐,可逐步形成教育信息化、教育智能化等產業集群。未來,將打造成年產值過百億元、稅收近十億元的全國智慧教育示范基地。”安徽文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左雪說。
如今,池州市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迅猛,一個個新興產業項目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新材料、電子信息等一批高新產業集群扎堆爆發,旺盛的生命力賦予池州工業新的底色和氣質。
黃精變“黃金”,鄉村振興增動力
走進池州市貴池區涓橋鎮紫巖村,干凈整潔的農村公路四通八達,手繪荷花在白色立面墻上靈動奪目。沿著村路前行,一家從事黃精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的企業——池州市九華府金蓮智慧農業有限公司就坐落于此。“‘北有長白人參,南有九華黃精。’黃精藥食兩用,具有補腎益氣、降血糖等功效。池州歷來盛產黃精,已有1200多年的種植歷史。”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工廠嚴格按照九蒸九曬的工藝對黃精進行加工,制成黃精果脯、黃精芝麻丸、黃精酒、黃精茶等產品,通過門店銷售或電商物流等渠道銷往全國。
黃精變“黃金”,帶動鄉村振興。涓橋鎮黨委書記胡士珍說:“紫巖村以租賃加工車間、冷鏈倉庫等方式與該公司合作,帶動村集體經濟年均增收25萬元。促進100余名村民就業,務工的村民月收入2500元,年收入可達3萬元。”
據介紹,自2018年以來,該公司大力發展黃精種植業務,通過當地政府牽頭,和當地農戶、合作社簽訂黃精種植合同,為他們提供種植技術和先進管理方法,引導農民自發種植黃精,發展現代化農業模式。截至2022年底,公司累計自建黃精規范化種植基地1萬余畝,與池州市各地合作種植累計1萬畝。
胡士珍介紹,今后涓橋鎮將結合戶情實際,建立農戶種植獎補機制,在全鎮各村推廣個體種植,幫助提供技術指導和回收渠道;加快打造黃精種植和加工基地,并利用感鐘山黃精種植基地打造文旅康養基地,力爭形成具有黃精特色的“鎮情美景”,帶動群眾共繪產業藍圖。
織密助餐網,幸福晚年添滋味
“小餐盤”裝著“大民生”。近年來,池州市扎實有序推進老年助餐服務行動,逐步織密老年助餐服務網絡,讓老年人吃好暖心餐,樂享幸福晚年。“今日菜品:西紅柿炒雞蛋、青椒炒豆干、海帶雞蛋湯……”在池州市貴池區涓橋鎮涓橋村老年食堂,一群老年人三三兩兩走進食堂,圍桌而坐,志愿者將盛好的飯菜依次送到老年人面前。
76歲的村民汪錫林是這里的常客,自從有了老年食堂基本每天都和老伴來到這里用餐。一提到老年食堂,汪錫林就忍不住贊嘆:“這里太方便了!每天四菜一湯,葷素搭配,味道也好,還能下棋、看電視!”
據介紹,涓橋鎮以孤寡、高齡、空巢等老年人為重點,利用涓橋小學閑置校舍改造,建設集村級養老服務站和老年食堂功能為一體的“養老服務站+助餐”服務模式。“去年9月老年食堂正式運營,推出了價格不高于10元的‘四菜一湯’套餐。自運營以來,每天來食堂就餐的老人約30人至40人。”涓橋村黨總支書記王震告訴記者,該村老年食堂面向全鎮開放,周邊村民也可就餐。餐費方面,80歲以上老人每餐收取4元,70歲至79歲老人每餐收取5元。
為方便老年人就餐,涓橋村老年食堂安裝了助餐服務系統,并在微信平臺開發了涓橋老年食堂點餐小程序。
老年助餐不僅要讓老年人吃得好,更要吃得放心。王震介紹,涓橋村老年食堂采用“明廚亮灶”建設,嚴把食材原料關,加強環境衛生和人員健康管理,配備了餐食保溫、消毒、留樣等設備。嚴格按照老年助餐服務食品安全工作指引要求,落實“六公示”制度。“考慮到老人就餐的舒適性和便捷性,老年食堂和養老服務站各處均改造安裝了便于老人、殘疾人行動的無障礙設施,布局合理、干凈衛生。”王震告訴記者,考慮到功能整合,涓橋鎮將社工站等辦公活動場所也放在此處,這樣有利于提高服務質量,讓老年人吃得健康、吃得幸福。
據悉,今年池州市計劃建成老年食堂(助餐點)不少于85個,其中城市不少于24個,農村不少于61個,實現城市社區老年助餐服務全覆蓋,農村覆蓋率進一步增加。
責任編輯:賀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