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提出,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產業聚集地實現新提升,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上當先鋒。奮戰在全省經濟建設一線的廣大干部群眾反響熱烈,大家表示,要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切實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決策部署上來,深入分析產業發展規律,結合地方、部門和企業實際,因地制宜找辦法,立足崗位作貢獻,奮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鏈成群、集群成勢,持續壯大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作為新興產業的重要賽道,低空經濟前景廣闊。全會召開的次日,2024低空經濟發展大會在蕪湖開幕。“1200余家企業參會,嘉賓4600余人,包括7位‘兩院’院士。會上集中發布了一批行業前沿最新成果,成為我國低空經濟發展的風向標,也搭建了鏈接優質資源要素的大平臺。”蕪湖市灣沚區航空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唐建陽說,當地將認真落實全會精神,加快打造“傳統通航+新質生產力”全場景應用“蕪湖方案”,引領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實現“從0到1”的核心技術突破、“從1到100”的產業化應用,組網低空智聯、攻堅系統集成、夯實新城配套,努力建設低空經濟發展高地。
國資國企在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中應當發揮引領作用。“我們將積極貫徹全會精神,圍繞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全面提升產業引領、科創孵化、融資保障、資源整合等平臺功能。”省投資集團戰略投資部總經理李珺表示,省投資集團將聚焦我省重點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等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直投+基金”雙輪驅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投資布局,勇當產業投資先鋒;構建“研發—孵化器—加速區—產業園區”的科技創新載體,做好科創企業擺渡人;當好創新生態系統的連接器、倍增器,建立完善“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互動機制,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努力建設具有生態主導力和產業鏈控制力的國有投資平臺。
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是我省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全會關于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決策部署,為我們提供了科學遵循,鼓舞了干勁。我們將借助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東風,積極把握光伏產業的發展規律和階段性特征,持續發力、聚鏈成群,將光伏產業打造成來安產業的一張‘新名片’。”來安縣委書記楊軍介紹,為加快先進光伏產業聚集,形成規模效應,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該縣將新能源產業確立為先進制造業主攻方向之一,按照“一條產業鏈,一個牽頭部門,一個工作專班”的工作推進機制,全面加強對產業鏈建設的組織領導,緊跟滁州市光伏產業總體發展步伐,提升招引質效,不斷推動光伏產業健康發展。
壯大新興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深化開放,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加強技術交流與合作。合肥海關副關長姜開源表示,合肥海關將繼續實施“政策+科技”雙輪驅動,針對集成電路企業所需光刻膠等危險電子化學品屬地查驗率高,難以滿足生產經營周轉需要的問題,開展“無感智檢”監管,通過“AR+AI”技術實時識別和智能對比,實現光刻膠等關鍵物料后臺遠程即時驗放。對企業進口質量長期穩定的高新技術設備試行“合格保證+符合性驗證”檢驗監管模式,實現“分鐘通關”。深入推進真空包裝等高新技術貨物查驗模式改革,將原本在口岸查驗的高新技術貨物,調整至目的地企業的無塵車間執行檢查,實現進口口岸即時放行。
(記者 汪國梁 范克龍 何 珂 湯 超)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