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天長市堅持將開展黨員教育作為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通過深化理論武裝、優化教學形式、強化實踐導向三項舉措,打造黨員教育“三大精品課堂”,全面提升黨員隊伍綜合素質,持續推動黨員教育走深走實。
深化理論武裝,打造凝心鑄魂的“學習課堂”,讓黨員教育“黨味濃”。堅持高位統籌推進,建立市鎮村三級聯動機制。全市16個鎮街黨(工)委高度重視、精心部署,結合轄區內實際情況制定黨員教育學習計劃,將強化黨員理論武裝作為開展黨員教育工作的重點內容。依托天長市委黨校主陣地作用,將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納入必修課,組織專題學習30余場次,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政治意識。整合優質教育資源,以秦欄鎮孝親文化園、龍崗抗大八分校、羅炳輝將軍紀念館等本地紅色教育基地為核心,串聯全市53個現場教學點,形成“1+N”特色研學矩陣。聯動全市132個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小區黨群服務站等,設立“紅色微講堂”,挖掘145名退休老黨員、老干部、先進模范等擔任“鄰里講師”,打造“步行15分鐘學習圈”。同時,甄選8個省外現場教學基地,對接5家高校院所,整合周邊科教資源,實現跨區域課程共享、師資共培。先后安排1500余名市鎮兩級機關及村(社區)黨員干部赴高郵市黨性教育基地、抗戰最后一役紀念館等地開展黨性教育,強化黨性修養。
優化教學形式,打造別開生面的“雙線課堂”,讓黨員教育“鮮味足”。拓寬黨員教育學習渠道,創新采用“必修+選修”“講授+研討”“觀摩+實踐”等復合型教學形式,開發上線“黨的二十大精神二十講”“榜樣之光,照亮前行”等系列微黨課。依托天長先鋒網、天長發布等平臺,建立線上學習資源庫,收錄黨員教育精品課程視頻100余學時,發放“掌上學習包”1.3萬份。抓牢抓實黨員干部“線上+線下”融合賦能的教育培訓方式,開設“1+16”同步課堂,邀請省委黨校教授、行業領軍人才、法律實務工作者等各領域專家學者對黨員干部、基層黨組織負責人、駐村第一書記等進行現場專題授課36場。同時,采取觀看精品電教片、視頻講授、網上自學等線上方式,將課堂搬到“線上”,打破時空限制,做到黨的創新理論宣講全覆蓋。堅持“缺什么補什么、需要什么培訓什么”的基本原則,圍繞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與農業農村現代化、信訪工作法治化等政策熱點進行詳細解讀。組織“土專家”“田秀才”深入田間地頭展示蔬菜種植、水產養殖等技術,開展技能演示類活動20余次。
強化實踐導向,打造引領發展的“高效課堂”,讓黨員教育“回味久”。扎實推進學用轉化,注重將黨員教育成果轉化為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設立“黨員責任區”,組織動員320名基層黨員干部到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環境整治、糾紛處理、防汛救災、經濟發展等“六個一線”主戰場進行實踐鍛煉,通過“實戰拉練”“擂臺比武”等形式,全面提升黨員干部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積極開展“天長發展大家談”“我為家鄉獻良策”活動,鼓勵黨員干部、科技人才、鄉賢人物、返鄉學生等群體為家鄉發展建言獻策,累計收集意見建議1200余條。設立“黨員先鋒崗”,引領500余名黨員干部主動加入“黨員突擊隊”,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17件。持續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點亮微心愿”等志愿服務活動,切實解決基層群眾實際困難。采取“板凳會”“炕頭會”等多種形式廣泛聽取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開展“金點子”征集、“微實事”認領等專項行動10余次,共計解決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關鍵領域的民生實事160余件。(王仁俊)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