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全國法院交叉執行工作情況,并發布人民法院交叉執行典型案例。
最高法執行局局長黃文俊介紹,自2023年10月開始,最高法在19個省(區、市)法院部署開展交叉執行試點工作。開展試點以來,全國法院交叉執行案件72843件,取得實質進展或者化解23119件,執行到位金額398.91億元。
交叉執行,即通過運用督促執行、指令執行、提級執行、集中執行、協同執行等方式,有效防止權力、關系、人情干擾,強化監督管理,提高執行質量和效率。
據介紹,近年來,執行案件持續高速增長,與2012年相比,2023年收案增長281.01%,結案增長295.78%。在人案矛盾不斷加劇的情況下,一些案件的執行工作難免會有執行周期長、質效不高的情況,通過交叉執行工作引入其他法院的執行力量,以不同的思路、方式,打破原案未能執行的局面,調動攻堅克難的積極性主動性。
同時,交叉執行有利于克服地方保護主義。“執行中常見被執行人是當地重要企業、納稅大戶,甚至是重點國企或者行政部門等情況。交叉執行就是要讓接受指令執行的法院在不受牽絆、沒有包袱、完全依法自主的條件下,力推案件執行。”黃文俊說。
為規范交叉執行工作,最高法近日出臺了相關指導性意見,就交叉執行方式、程序、上級法院調度指揮、監督管理等問題予以進一步明確。其中包括,通過對交叉執行取得實質進展的案件進行重點評查,倒查是否存在消極執行、拖延執行等執行不力和執行腐敗問題,發現問題依法依紀嚴肅追責,倒逼執行生態改善。
下一步,人民法院將進一步推進交叉執行工作法治化、規范化、常態化運行,做實做好做優執行工作。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