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今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人民法院深化交叉執行、規范執行工作的有關情況。
據了解,交叉執行是指針對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和長期未執結案件,法院創新運用督促執行、指令執行、提級執行、協同執行等方式,有效防止權力、關系、人情干擾,提高執行質量和效率。
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黃文俊介紹,交叉執行推行一年半以來,人民法院通過交叉執行化解了許多重案、難案、骨頭案,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25年3月31日,全國法院交叉執行案件近30萬件,取得實質進展或化解近15萬件,執行到位金額將近1600億元。
同時,2024年執行整體工作歷史性地實現了“三升三降”。即執行到位率、執行到位金額及信用修復人次上升,首次執行案件數、民事裁判申請執行率及新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人次下降。
數據顯示,2024年失信名單人數實現十年來首次下降,今年一季度,全國法院新納入失信名單39.42萬人次,同比繼續下降9個百分點,同時完成信用修復超40萬人次,失信名單人數延續了2024年的負增長趨勢;今年一季度網絡司法拍賣成交量9.82萬件,同比上升10個百分點,成交率64.54%,同比上升6個百分點,呈現“雙升”態勢;今年一季度執行完畢率44.32%,執行到位率56.74%,較去年全年分別增長4.19和2.45個百分點。
針對如何依法打擊拒執行為,黃文俊稱,打擊拒執工作是一手區分失信失能、一手打擊老賴行為,“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十年來,移送拒執犯罪案件12.1萬余件,追究刑事責任3.7萬余人,拒執行為得到有力震懾。但同時仍存在一些問題,如效率不夠高、與規范化運行還有一定距離等。
對此,最高法將進一步提升打擊拒執精準性,并加大力度打擊嚴重破壞執行秩序的拒執行為。同時,還將強化對規避執行、抗拒執行行為的綜合防治。如通過依法納入失信、限制消費、限制出境、罰款、拘留等措施促進執行等。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