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金寨縣公安局民警在南溪鎮葛藤山公安烈士墓重溫入黨誓詞。記者 程 兆 攝
8月27日,金寨公安史館里,民警們接受紅色革命傳統教育。記者 程 兆 攝
8月26日,金寨縣公安局花石派出所旅游警務站民警對轄區風景區進行安全巡邏。記者 程 兆 攝
追尋先烈足跡
大別山,綿延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區,是一座英雄的山。革命戰爭年代,200多萬人民投身革命,近100萬人為國捐軀。
安徽公安正是發源在這片英雄的土地。安徽公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29年的皖西蘇區革命根據地建立時期。1930年工農紅軍取得了第一次反圍剿斗爭的勝利,建立了統一的蘇維埃政權,下設政治保衛局,肩負著維護地方治安和保衛紅色政權的重要使命任務。
當年赤城縣蘇維埃政治保衛局舊址姚氏祠,就在今天的金寨縣湯家匯鎮。當時政治保衛局的職能有三個,一是為蘇維埃機關和紅色根據地實行政治防衛,二是懲治特務和反動分子,三是保護人民利益。這些職能與現在公安機關職責基本相同。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在被譽為“紅軍搖籃、將軍故鄉”的金寨,這里每一片土地上,都播撒著紅色故事。
金寨縣南溪鎮西北,葛藤山東麓,蒼松翠柏深處,一座無字碑巍然屹立。1947年7月,原籍為河北省故城縣的王堅,隨劉鄧大軍南下至金寨,負責組建公安局,并任局長。
1947年9月,在王堅的積極工作和運籌下,金寨縣公安局成立,全局干部戰士160人,配備長短槍190余支,輕機槍4挺,小炮2門。由于敵情嚴重,形勢緊張,沒有固定地址,只能游擊活動。但偵查、審訊、剿匪、特情、建立農協會、打糧籌款等各項公安業務工作均全面展開。
1948年2月的一天,國民黨軍48師進犯至南溪,嚴重威脅劉鄧大軍二縱設在葛藤山槐樹坪的后方醫院和群眾安全。王堅率領金寨縣公安局公安隊,先后在萬家灣、槐樹坪設陣地阻擊敵人,待留守傷員和群眾全部轉移后,他才同公安隊戰士撤出戰斗。公安隊在返回局駐地槐樹坪途中宿營,王堅急于處理公務先一步回到槐樹坪。
次日一早,公安隊被國民黨軍兩個團的兵力包圍。在激烈戰斗之后,公安戰士們的子彈打完了,他們便搬起山上的石頭砸向敵人,為不做俘虜,有的戰士留下最后一粒子彈自盡。由于敵我力量懸殊,最終140余人全部壯烈犧牲。
晚上,王堅得悉情況后,心情十分沉痛。第二天清晨,他前往戰場掩埋烈士遺體,再次與敵人遭遇,被圍槐樹坪。戰斗中他左腿負傷,同志們要背他突圍,他堅決不肯,并將手槍和文件交給警衛員周長根等人,命令他們突圍,自己掩護。最終,王堅為了掩護戰友撤退英勇犧牲。戰斗結束后,葛藤山一帶的鄉親們將王堅等犧牲的烈士遺體就近分三處掩埋。
1958年因修建水庫,烈士遺骸被集中安葬,因為只知道公安局局長王堅的名字,其他的烈士均不知道姓名,所以無法把他們的名字一一雕刻上去,只能成為無名的烈士墓。為感念王堅等公安戰士敢于擔當、不怕犧牲的精神,鄉親們把水庫取名為“八一水庫”。
如今,“八一水庫”葛藤山烈士墓已被公安部列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成為永勵后人的光輝之地。
賡續紅色血脈
被授予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稱號的金寨縣公安局民警王林,從警20多年來,始終扎根基層、忠誠履職,愛民為民、克己奉公,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用初心、忠心、誠心、仁心、熱心、愛心、慧心描繪出一幅幅感人的警民魚水深情畫卷,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交口稱贊,被大家稱作紅土地上“忠誠的紅杜鵑”。
被譽為紅土地上的“老黃牛”,金寨縣公安局民警劉中青,為公安工作奮斗到生命最后一刻。2023年3月29日,因長期超負荷工作,在崗位上突發腦部出血,經搶救無效而犧牲。從警28年,劉中青始終堅守在公安基層崗位上,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政治品格,對黨忠誠、服務人民的堅定信念,勇挑重擔、負重前行的奮斗精神,敢打敢拼、不怕犧牲的英雄風骨,傳承在金寨紅色的警營。
……
為開展好紅色革命傳統教育,金寨縣公安局專門建設了金寨公安史館。走進金寨公安史館,可以直觀地感受到金寨縣人民公安由1929年至今的輝煌奮斗歷程。
金寨公安史館整體展陳面積390.6平方米,以“紅色血脈、忠誠為民”為主題,采取“多媒體+實物”展出形式,全面客觀地反映了各個時期金寨公安的重大事件、英模人物、取得的成績等。光輝的紅色歷史,極大地激發了廣大民警干事創業的動力。
為民,始終是公安隊伍不變的情懷。金寨公安民警秉承先烈遺志,把更好為民服務的理念融入血液。
今年剛過立秋時節,金寨縣南溪鎮的千畝葡萄園迎來大豐收,果農們在田間地頭忙著采摘,民警們巡邏宣防,全力維護果農切身利益,積極護航特色產業發展。
針對轄區葡萄購銷旺季治安特點,金寨縣公安局南溪派出所民警結合夏季治安打擊整治行動工作實際,通過“人巡+車巡”,定點守候與巡查走訪相結合的方式,加大對進出轄區的交通要道、葡萄采摘分揀中心及種植集中區域的巡邏防控力度,強化對快遞站、加油站、賓館旅店等場所的安全隱患排查,讓群眾的安全感觸手可及。
在果農勞動間隙,民警還通過拉家常的方式,向他們宣傳安全生產常識、交通安全知識,以及如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提供法治保障。
類似這樣的場景,其實只是金寨公安民警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的常態。
為民謀福祉,絕對不是一句空話。
幾十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金寨公安機關努力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戰勝了一個個風險挑戰、打贏了一場又一場大仗苦仗硬仗,全縣公安業務和隊伍建設齊頭并進,為服務保障革命老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社會高水平安全貢獻了公安智慧和力量。
忠誠履行使命
“金寨是一塊紅色的土地,這里有著給予我們不竭動力的紅色基因,我們來這里追尋公安歷史,叩問入警初心,汲取前進力量。我們所有的公安民輔警,要更好地學習傳承老一輩革命先烈的崇高品格和無畏精神,忠誠、擔當、奉獻,再立新功!”被授予“時代楷?!笔鈽s的蚌埠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支隊長張劼,在參觀學習金寨公安史館后這樣說道。
張劼的話語,道出了全省廣大公安民警的心聲。如今,在江淮大地,全省廣大公安民警將“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重要訓詞精神,刻于心、踐于行,讓江淮大地這片紅色沃土更加宜居宜業,人民群眾安全感幸福感持續提升。
悠悠萬事,平安為要。如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新時代平安的期待,始終是安徽公安機關日以繼夜踐行的課題。
近年來,我省公安機關聚焦構建協同高效的警務體制機制,在深化改革創新、全面提升公安工作整體效能上下功夫,以破釜沉舟的決心和勇氣破除體制機制中已不適應新時代公安工作發展的藩籬障礙,加快構建符合新時代要求、體現實戰化特點的現代警務體系。
——建立健全“情指行”一體化運行機制,省公安廳及16個市公安局全部建成“情指行”一體化、實戰化專班,形成“情指部門牽頭、警種力量合成、縱向貫通一體、集群攻堅作戰”的工作格局,在大戰大考中經受了檢驗。
——推進“派出所主防”警務機制改革,以開展“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楓橋式警務室(站)”全覆蓋創建為抓手,持續加強派出所標準化建設。
——深化推進“智慧皖警”大數據實戰應用體系建設,不斷優化完善“皖警智云”大數據中心和骨干應用系統,2018年以來14個“科技強警”項目成果獲評國家級或省部級獎勵,建成191個個人創新工作室,實現市、縣(區)全覆蓋,我省公安科技信息化工作績效連續四年位居全國前三。
一項項源于實踐、立足安徽的警務機制的創新完善,讓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質公安戰斗力有了源源不斷的活水注入。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全省公安機關以更加強烈的使命擔當和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踔厲奮發、挺膺擔當,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管黨治警,進一步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質公安戰斗力,用辛勤汗水、無悔付出繪就江淮大地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的平安畫卷。
責任編輯:史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