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自1984年10月,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聽取關于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宣傳教育的報告,1985年1月,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關于在全省公民中普及法律常識的決議,40年來,省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履職盡責,不斷探索創新,推動普法宣傳提質增效、法治觀念深入人心,用實際行動奏響安徽普法“最強音”。
深耕普法宣傳路
2024年7月31日,銅陵市銅文化廣場,安徽省暨銅陵市2024年“江淮普法行”活動啟動儀式如期舉行。自2009年第一場啟動儀式在合肥舉辦以來,“江淮普法行”活動已經走過十五個春秋。這場普法宣傳接力賽,正是省人大及其常委會久久為功抓全民普法的生動寫照。
時間回溯至1985年,“一五”普法在江淮大地拉開帷幕。五年間,全省共有3420萬人先后參加各類普法學習,接受法律知識啟蒙,廣大群眾通過普法了解到自己還有這么多法律賦予的權利。
作為一項新事物,普法工作推進效果如何引起了省人大常委會的關注。1986年9月,省人大常委會組織8個普法工作視察團,分赴各地、市、縣視察了三百三十個單位。針對視察了解的情況和問題,提出要繼續提高對普法工作的認識,加強領導,不斷擴大普法面,推進普法工作深入開展。
經過10年努力,我省普法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為了進一步鞏固普法成果,1997年9月,省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通過了《安徽省法制宣傳教育條例》。條例的出臺標志著我省普法工作在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方面邁出了實質性步伐,成為我省開展法治宣傳的重要法律依據。
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我省積極貫徹落實,次年7月,省人大常委會專門聽取關于建立和實施普法責任制工作情況的報告,并進行滿意度測評。9月,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作出關于推進普法責任制實施的決議,這是全國首家從法律層面作出的專門規定。這次會議還審議通過了全國首個以“法治”命名的地方條例——《安徽省法治宣傳教育條例》。
制定法治宣傳教育專門法規,出臺五年法治宣傳教育決議,聽取和審議每一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情況報告,對法治宣傳教育決議執行情況進行調研和檢查;堅持在執法檢查中大力推進法律法規宣傳普及工作;支持各級人大加強對全民普法工作的監督和專項檢查;認真聽取省人大代表關于普法工作的意見建議并督促有關單位辦理……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充分運用多種履職方式,為推動全省法治宣傳教育作出人大貢獻。
大力弘揚憲法精神
大力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始終是我國法治宣傳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在憲法宣傳教育中積極發揮主力軍作用,注重發揮憲法制度的教化功能,積極推動有關方面建立健全憲法宣傳教育工作協同格局,開展形式多樣的憲法宣傳教育活動,推動全社會增強憲法意識和法治觀念,實現憲法宣傳教育常態化長效化。
1990年,“一五”普法接近尾聲。9月,省人大常委會組織8個視察組對全省普法執法情況進行視察,形成了《關于普法、執法視察情況的報告》。報告指出:“普法工作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第一個五年的‘普法’僅僅是‘水過地皮濕’。要研究第二個五年如何進一步深入開展以憲法為中心的法制宣傳教育。”
與之相呼應,1991年“二五”普法規劃提出,普及憲法知識時,要著重普及憲法的基本原則和基本精神,特別是關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民主集中制原則、基層民主制度、公民權利和義務及其相互關系以及四項基本國策的規定。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3月26日,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學習宣傳貫徹憲法的決議》。決議提出,全省各級國家機關武裝力量、各政黨和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應將宣傳憲法擺在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新聞單位要重視對憲法的宣傳教育,各級各類學校要把學習憲法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列入教學計劃。決議確定每年12月4日所在周為我省憲法宣傳周。在首個憲法宣傳周中,省人大常委會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座談會,常委會負責同志發表了電視講話,集中組織刊播了一批稿件,通過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在全省上下掀起了學習憲法的熱潮。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將每年十二月四日定為國家憲法日。……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凡經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2014年12月4日,首個國家憲法日,省人大常委會組織省高院和省檢察院領導班子成員等舉行憲法集中宣誓儀式。2015年12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實施憲法宣誓制度辦法。2016年2月21日,省十二屆人大六次會議舉行了我省人代會歷史上首次憲法宣誓儀式,17名在本次大會上當選的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委員和通過的省人大部分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集體向憲法宣誓。2021年11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對我省實施憲法宣誓制度辦法進行了修改完善。如今憲法宣誓已經成為國家工作人員就職時的一項重要儀式,對于培育憲法信仰、弘揚憲法精神、彰顯憲法權威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將普法融入立法過程
法律實施的重要前提在于“明法于民”。省人大及其常委會深刻認識到,參與立法是最好的普法,因此始終堅持“開門立法”,將立法過程作為宣傳普及法律、增強群眾法治素養的重要途徑。
2022年1月,合肥市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系點——肥西縣三河鎮人大組織召開立法意見征詢會,人大代表、轄區居民、企業負責人等齊聚一堂,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訂草案)》展開熱烈討論。“從來沒有想過我們百姓也能夠參與到立法中來。現在通過基層立法聯系點這個渠道,不僅可以學到法律知識,而且能夠讓我們的立法建議‘直通’國家立法機關。”參加立法意見征詢會的企業負責人王毅激動地說。近年來,省人大常委會不斷加強基層立法聯系點建設,2016年9月,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105次主任會議通過《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規定》,標志著基層立法聯系點“安徽探索”正式起步。2023年,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將省級基層立法聯系點從17個調整增加至22個,各設區的市人大常委會也相繼設立了155個基層立法聯系點,將立法的觸角更多向基層一線延伸,讓人民群眾在參與立法的過程中學習法律、了解法律、運用法律。
對社會關注度高、涉及人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通過廣泛聽取公眾意見、汲取人民智慧、反映人民意愿,尋求立法“最大公約數”,有助于發揚民主、凝聚共識、提高立法質量,從而幫助群眾從內心信仰法律,真正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成為尊法、信法、守法、用法、護法的堅定執行者。2024年7月,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關于修改《安徽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立法條例》的決定。“鼓勵社會公眾參與立法,對公眾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認真分析和研究,采取適當方式予以反饋。”“省人民代表大會有關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委員會會同省有關部門和單位,加強立法宣傳工作,通過多種形式發布立法信息、介紹情況、回應關切。”一路走來,省人大常委會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通過引導社會各方面廣泛參與立法,讓人民群眾充分了解法律出臺的背景、內容和價值,使立法過程成為宣傳普及法律、增強法治觀念、講好立法故事的過程,有力推動了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回首四十載的普法路,從潤物細無聲的普法宣傳教育到憲法宣誓的常態化,再到立法過程的全民參與,每一步都見證了省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履職、致力普法的擔當和作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將繼續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不斷創新普法理念、普法形式、普法手段,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堅持,將法治信仰深深植根于全省人民心中,為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安徽貢獻智慧和力量。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