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國家發展的根本動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的必然要求。為深入貫徹黨中央改革決策部署,進一步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健全公正司法的體制機制,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推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12月26日,《人民法院第六個五年改革綱要(2024—2028年)》(以下簡稱“六五改革綱要”)正式發布。
先后赴20多個省份開展實地調研,廣泛聽取各方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建議,多次聽取法院系統內的意見建議,專門征求了18家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單位意見……“六五改革綱要”最大限度凝聚了社會各界對人民法院改革發展的期望和共識,最大程度回應了人民群眾對人民法院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上人民法院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抓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指導人民法院改革規劃和實施推進的綱領性文件,“六五改革綱要”的發布,標志著司法改革將開啟新的航程。
歷經時間的沉淀,改革的脈絡才能愈發清晰、改革的影響才能愈發深刻。1999年,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開始了銳意進取的改革探索。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法院在更高站位、更深層次、更寬領域,以更大力度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交出了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優異司改答卷。
司法實踐永無止境,制度完善永無止境,司法改革也永無止境。新一輪司法改革,是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基礎上的接續發展、縱深推進。“六五改革綱要”由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組織實施三大部分組成。其中,總體要求包括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包含9個方面45個條目,組織實施就加強組織領導、強化主體責任、有序探索創新、加強評估問效提出了要求。堅持一張藍圖、一體落實、一貫到底,注重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六五改革綱要”既對前期已經推進的相關改革任務,結合新形勢新要求,持續深化完善;又適應時代發展,在審理方式、訴訟制度、技術應用等方面推出具有前瞻性、創新性的改革舉措。
藍圖已經繪就,奮進正當其時。全國各級法院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在改革進程中完善法治,切實以高質量司法審判工作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司法改革的本質要求。“六五改革綱要”重點提出:“完善人民法院堅持黨的絕對領導的制度機制。”全國各級法院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旗幟鮮明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完善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常態化機制,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完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機制,健全人民法院接受監督機制,確保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統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全領域、貫穿司法改革全過程。
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是司法改革的價值追求。“六五改革綱要”通篇貫穿服務大局、司法為民的理念和要求,各項改革舉措均圍繞服務保障黨和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滿足人民群眾新時代司法需求來謀劃推進。全國各級法院要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健全人民法院審判體制機制,加強各審判條線、審判領域制度建設和業務建設,確保中央決策部署在人民法院新一輪司法改革中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落實,確保人民群眾在人民法院新一輪司法改革中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續。
做實嚴格公正司法、定分止爭是司法改革的關鍵路徑。“六五改革綱要”各項改革舉措緊扣提升司法公正與效率、強化定分止爭效果的目標要求,明確提出“以嚴格公正司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案結事了、定分止爭”。全國各級法院要做實嚴格公正司法、定分止爭,推動完善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多元化解機制,深化涉訴信訪預防化解,加強訴訟服務建設,推動矛盾糾紛多元、高效、實質性化解,有效發揮人民法院定分止爭、保障合法權益、促進社會治理的職能作用。
加強技術應用、強化數字賦能是司法改革的有效支撐。“六五改革綱要”系統部署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全面嵌入人民法院工作的各項舉措,要求“完善數字法院建設體系”。全國各級法院要加強技術應用、強化數字賦能,加強數字法院基礎設施建設,健全網絡和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數字技術智能應用機制,推動司法審判有效適應數字時代要求,促進審判質量、效率、效果全面提升。
改革要重謀劃,更要重落實。人民法院新一輪司法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讓我們錨定“六五改革綱要”的總體目標,堅持黨對司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堅持服務大局、堅持守正創新、堅持系統集成,切實增強改革主動性和責任感,因地制宜研究推出細化改革舉措,有序開展探索創新,在以高質量司法審判工作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創造新的輝煌!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