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細胞捐獻事業,將兩個素不相識的人聯系到一起:一個重獲新生,一個自我實現。兩次捐獻,讓我更加肯定自己的價值,也讓患者有信心面對未來的挑戰。 ”近日,9月份“安徽好人”葛宏港對記者說。他曾在2019年1月、2021年5月兩次克服困難捐獻造血干細胞,挽救了一位女孩的生命。
2017年3月,當時葛宏港是安徽理工大學的學生,他在校參與義務獻血時了解到捐獻造血干細胞可以挽救生命,便留取了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捐獻骨髓志愿者。2018年12月,葛宏港的造血干細胞捐獻樣本與一名12歲患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女孩初配合格。由于患者病情危急,需要特加急捐獻,高分辨配型采樣、體檢、捐獻時間的緊急通知一并下達。
“這是一場生命與時間的賽跑。稍有遲疑,那個可愛又可憐的孩子都可能熄滅生命之燈。 ”葛宏港說。不到24小時,再動員、高分、體檢三個步驟的工作全部干凈利落地完成。 2019年1月14日,經過4個小時的采集,葛宏港捐獻的198毫升“生命的種子”疾馳千里之外,挽救花季生命。從接到通知到完成捐獻只用了20多天,葛宏港成為當時全省造血干細胞捐獻用時最短、完成最快的捐獻者。
今年3月,葛宏港接到小患者病情復發需要二次捐獻造血干細胞的通知。當時面對公務員招錄關鍵節點、家人反對、年邁的奶奶患病需要照顧等情況,他又克服困難進行二次捐獻。在5月20日這個特別的日子,經過5個小時的采集,再次成功捐獻,給那位女孩送去二次生命。他也成為全省第二位二次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我從小到大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這樣一路走來,我在接受著別人善意的同時,也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葛宏港坦言。在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道路上,葛宏港也收獲了全國無償捐獻造血干細胞奉獻獎、淮南好人、淮南市向上向善好青年等多項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