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自順今年63歲,出生漁民之家,自1991年入黨,便長期堅持參與社區志愿服務工作,近30年來,不貪名、不圖利,累計志愿服務時長已超過8000小時。
防汛突擊,力守家園
2020年全國大部分地區普降暴雨,入汛以來蚌埠出現連續降雨天氣,淮河蚌埠段水位持續上漲,應急響應等級不斷提升,面對防汛的嚴峻形勢,身為黨員志愿者的潘自順第一時間找到社區書記,積極要求參加社區防汛工作,“我有漁船,也懂水性,請讓我去防汛第一線吧!”社區書記有些擔心他的身體,“潘師傅,您老60多了,防汛工作既辛苦又危險,身體恐怕吃不消啊。”老潘拍著胸脯道:“水情如同軍情,我既是共產黨員,又是志愿者,請放心把任務交給我!”老潘深諳水性,防汛經驗豐富,已然成為社區防汛突擊志愿服務隊的主心骨,他每天都劃著漁船循著淮河堤壩進行巡視,觀察堤坡、堤腳有無裂縫,以及近堤水面流勢變化,偶爾的休息時間,還手把手地教初次參與防汛的志愿者們如何排查處置險情。連續14天168小時,多日的高溫悶熱天氣,加上長時間穿著雨靴, 老潘的腳都被捂爛了,也不愿去醫院看看,“不礙事,這點小傷我簡單處理下就行。”
堅守淮河,熱心助人
老潘同志系原蚌埠果糖飲料廠工人,2007年失業后,為了謀生,便在淮河上開始了以捕魚為主的生活。老潘沒啥文化,也不會講啥大道理,但卻有一副熱心腸,13年在淮河上的風風雨雨,救起了21個落水生命。從第一次下水救人至今,淮河哪里水深,哪里水淺,哪里有暗流,哪里有洄水,什么季節水流有多快,老潘都了如指掌,只要有人落水,周邊群眾都會第一時間想到他。“淮河水激流兇險,不熟悉水性,不了解水情,千萬不能盲目施救。”老潘說,“每一次下水救人,都是在拿生命做賭注。這些事情不值得報道,人命關天,換作別人也會去救的。”
志愿服務,義不容辭
作為建華社區的居民,老潘一直都很關心和支持社區開展的工作和活動,在他的影響下,社區退休黨員和居民群眾都紛紛加入,和他一起參與志愿服務。在文明城市創建活動中,他積極組織黨員志愿者清掃小區環境、維護交通秩序;在文明祭祀宣傳活動中,他總是第一個報名參加;在文明行為宣傳活動中,他帶領黨員志愿者、樓棟長串門入戶,還號召大家集思廣益,為社區打造文明特色樓道出謀劃策……潘老將滿腔熱情都投入到了社區黨員志愿服務活動中,他常說:“每一次志愿服務,都是一個幫助他人、學習知識的機會,雖然有時候會很忙、很累,但我感覺很充實,很有收獲!”
責任編輯:桑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