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學院志愿者發放民宿發展調研問卷。受訪者供圖
巢湖學院志愿者為鄉村繪制卡通墻繪。受訪者供圖
這個暑期,安徽省巢湖市散兵鎮中心小學的留守兒童們玩得不亦樂乎,巢湖學院的志愿者們來校開設了籃球、排球、田徑、足球等課程項目。每天,志愿者們剛到校,孩子們就圍上來,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學會的技能。志愿者在該校指導成立的25人校園足球隊也訓練得有模有樣。
巢湖學院體育學院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志愿者張永陽介紹,前期,團隊調查當地中小學體育課程需求,將課程分為體育專業課和防溺水急救科普課。課前,孩子們都會提前到達操場,興高采烈地討論上課內容。“操場上,孩子們拼勁十足,像一個個小太陽般活力無限。他們的純真、勇敢和團結讓大家感動,也讓我堅定用體育去塑造孩子們精神品質的決心。”
田徑接力賽教學中的一幕深深觸動了張永陽和實踐團隊成員——一個小男孩摔倒了,膝蓋破了皮,他強忍著淚水,迅速爬起來跑完全程。當他把接力棒遞給下一個隊友時,同學們紛紛圍上來,有人幫他擦去眼淚,有人輕拍他的肩膀鼓勵。20歲的張永陽感慨,他看到了孩子們之間的友誼和團結。
包括巢湖學院體育學院支教團隊在內,今年暑期,巢湖學院共有195支隊伍、2000余名大學生志愿者奔赴環巢湖區域的14個基層鄉鎮,開展文旅規劃、主題墻繪、暑期支教等精品活動,將學科優勢與地方需求緊密結合。在該校很多師生看來,暑期社會實踐不一定都要去遠方的熱門地區,圍繞校門口、家門口的小鎮,一樣可以貢獻力量。
7月13日,巢湖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實踐團隊來到馬鞍山市含山縣六衖村。他們的任務是將環巢湖地區的歷史典故再現于墻繪之上,為此,團隊進行大量資料搜集和實地考察,從古籍到民間傳說,力求每個細節都準確無誤。
14日清晨,團隊19名成員在指導老師陳宇帶領下集合,商量墻繪的草稿構思、調色輪廓、色彩填充等步驟。在村干部建議下,學生們還為墻繪增添趣味性。在路面裂縫處描繪出拉窗簾的小老鼠,在石頭上刻畫出從洞中探出頭的小狗,將蘑菇想象成云彩并畫上釣魚的小貓,在村口顯眼處花費兩天半時間畫上兩米多高的大橘貓……每一處細節都充滿團隊的巧思與創意。
經過8天努力,團隊完成36幅景區道路設計稿、5幅大型墻繪以及沿路數十幅小面積墻繪。“我們有天偶遇了10余位小朋友,我們教他們調顏色、洗筆,學習在不平整墻面上繪畫,成就感十足。”團隊成員、巢湖學院動畫專業學生涂紫含說,墻繪是一種古老而又新穎的藝術形式,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當大家將歷史典故以墻繪形式展現時,仿佛穿越時空,與歷史人物對話。
該校旅游管理學院則赴環巢湖地區對民宿負責人、工作人員及周邊村民進行問卷調查和訪問。旅游管理專業大一學生楊正威說,有的民宿打造鄉村田園生活棲息地,讓游客遠離城市喧囂;有的民宿采用青磚灰瓦、鏤空花窗等建筑風格,具有鮮明地方特色;有的民宿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帶動改善村居環境;還有的民宿提供共享耕種、親子活動、團建研學等體驗,“這些都是書本上看不到的知識”。
楊正威說,同學們在實踐中檢驗理論水平,實現問題導向學習和跨學科合作。“民宿發展還能促進當地文化保護和傳承,同時帶動相關文化創意產業和地方特色商品銷售。我們不僅是在做研究,還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并愛上環巢湖地區的民宿和民俗,促進經濟與文化的雙重繁榮。”
此外,這個暑假,巢湖學院青年志愿者聯合會連續第十八年前往散兵鎮謝王小學開展品牌支教活動,在體育、手工、繪畫、課業輔導等課程中陪孩子度過繽紛假期。謝王小學校長黃闖說:“學校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兒童,志愿者們的付出,為孩子們帶來了知識、溫暖和希望,讓他們在成長道路上不再孤單。”
2019年以來,坐落于巢湖之濱的巢湖學院立足地方應用型辦學定位,打造并升級環巢湖“一院一鎮一品”大學生社會服務行動計劃,學校14個學院主動對接服務環巢湖的14個鄉鎮,形成文化旅游與品質提升、優秀文化習俗傳承、健康體育運動休閑、科技興農助農、環境綜合治理、特殊群體幫扶等服務方向,讓學生們在實踐中追夢、成長。
責任編輯:賀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