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直奮戰在種業戰線上的開拓者,她帶領公司扎根種業創新,培育推廣優質良種,服務現代農業。她說,能從事這樣的工作,感到自豪,也深感責任重大。她就是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張琴。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也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種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種業科技就要自立自強。1963年出生的張琴是安徽合肥人。深耕種業的她是中國種業第一股豐樂種業的創始人張海銀之女。
2002年7月,荃銀高科前身荃銀禾豐成立,累計銷售雜交稻種約1300萬公斤,推廣面積達1000萬畝以上,創社會效益近10億元。2008年2月,荃銀高科改制,張琴挑起重擔,擔任荃銀高科董事長。2010年5月26日,荃銀高科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成為“中國創業板種業第一股”。
“科研是荃銀高科的核心,通過基礎研發手段提升品質,保障糧食安全,讓有限的土地產出更多的糧食。”張琴表示,荃銀高科自創立伊始即確立了“以科研為源頭、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創新之路,以創新破解實現“種業振興”的密碼,全力攻堅作物良種等重大科技產業關鍵問題,一系列抗性強、產量高、品質好的品種紛紛亮相。
張琴對種子有感情,對土地也有感情,隨著中國種業的發展,張琴帶領公司以種業為核心,農業服務為延伸,探索和創新農業多元化發展,用汗水為荃銀高科換來累累碩果。
面對自然災害及不同的市場需求,張琴不斷調整思路。2016年8月,在張琴的帶領下,荃銀高科牽頭與國內頂尖水稻育種專家團隊成立“6+1”國家水稻商業化分子育種技術創新聯盟,實現了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緊密結合,建立起中國特色的分子設計育種體系,創制新的育種材料和種質資源,致力解決農業生產中的疑難雜癥,打造民族種業“中國芯”。
2019年,荃銀高科與“6+1”聯盟科學家團隊共同出資成立科企合作研發型公司——上海中科荃銀分子育種技術有限公司,利用全基因組測序、功能基因、生物信息學等資源開展導航育種,共同解決“卡脖子”技術攻關。
以種業帶產業,做大做強荃銀品牌是張琴的心之所向。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張琴洞察到,種業作為現代農業的核心引擎,天然具備聯結新型經營主體、農產品加工企業與普通農戶的紐帶效應,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為此,荃銀高科自2011年起深化產業布局,通過構建完整產業鏈體系的創新實踐,蹚出一條“育、繁、推”種糧一體化的荃銀種業振興新路子。
同時,張琴也在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在她的帶領下,荃銀高科自2017起開展“荃銀種,愛心種”公益活動,實施“穗悅行動”,每年為多個省、市縣的貧困戶提供種子、化肥、技術指導及收儲服務。此外,公司還積極參與助學助困活動,將社會責任融入到企業發展的血脈之中。
“想要成長和成功,靠的是‘用心’二字,絕無捷徑。在我的人生路上,這兩個字也始終貫穿。種子對我來說,就像生命。”張琴說道。
張琴先后入選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第一批國家農業農村創業導師”、科技部“科技創新創業人才”。此外,張琴還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責任編輯:賀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