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一行大學生穿梭在長臨河鎮鄉間小道上,熱烈討論著鄉村振興的迅猛步伐與鄉村面貌的驚人蛻變,思考著調研的收獲,探究產業融合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2024年7月4日-5日,安徽大學經濟學院“與'美'共'經'暑期實踐小隊”的同學們來到肥東縣長臨河鎮進行暑期社會實踐調研。豐富的民宿群是該鎮發展旅游業的一大特色,調研中同學們了解到,這里的發展理念是不做大拆大建,保護好一草一木、一井一舍的原有風貌,保留原有的建筑肌理和江淮民居建筑風格,實現了保護與利用的有機統一。
這里培育發展了系列文創區和文創產品,尤為引人注目的是,長臨河鎮擁有安徽省內唯一一家以傳統玩具為主題的博物館。這座博物館不僅是玩具的收藏殿堂,更是傳統文化的展示舞臺。館內精心收藏了超過1000種傳統玩具,每一件都承載著童年的記憶與文化的傳承。從古樸的木質陀螺到精致的泥塑小人,從巧妙的七巧板到充滿趣味的九連環,這些傳統玩具不僅展現了古代人民的智慧與創造力,也讓現代人在把玩之間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與溫度。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長臨河鎮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這里環山依水,阡陌相接。西臨巢湖,煙波浩渺;東南兩面青山隱現,秀氣宜人,自古便是魚米之鄉。在風景如畫的臨巢湖畔,一顆璀璨的明珠——紅石咀公園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八方來客。該公園坐擁千米湖岸線,其景致之秀美,與海濱風光相媲美,已成為備受矚目的“網紅打卡點”。為了充分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當地政府積極響應市場需求,依托紅石咀公園,精心策劃并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這些活動豐富了游客的旅行體驗,促進高顏值生態與高質量發展的相得益彰。
漫步于古鎮的石板路上,每一步都仿佛踏入了歷史的深處。歷經百年風雨侵蝕的石板,見證了古鎮的興衰變遷,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沉淀。在尊重歷史、保護文化的前提下,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努力,對明清古建筑群進行了科學規劃與精心修繕。他們不僅注重建筑的外觀修復,更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內涵與實用價值,力求讓每一座古建筑都能講述自己的獨特故事。如今,這些經過改造后的古建筑群已煥發出勃勃生機。它們或被改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宿,讓游客在體驗古韻今風的同時,感受家的溫暖;或被用作文化展覽館,展示著古鎮悠久的歷史與璀璨的文化;更有部分建筑被賦予新的經濟功能,成為推動當地旅游產業發展的新動力。
“真的沒想到美麗鄉村已經發展到這樣的程度!”“又美麗又有歷史沉淀,也太驚喜了!”社會實踐團隊的成員在調研過程中不斷發自內心地感嘆。近年來,長臨河鎮始終堅持強化政企聯手,推動快速高效發展,堅持高位推動,打造出精品示范,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低碳環保發展,堅持文旅融合,加速產業創新升級,完善基礎設施,優化服務水平打造特色產品,加強旅游宣傳讓更多人認識這樣一個“風水寶地”。
從典雅優美成群結隊的民宿,古色古香韻味十足的古鎮感受文旅融合,到美麗舒心的風景中感受綠色旅游。兩天的暑期實踐,安徽大學經濟學院的9位學子深刻感悟到產業融合下鄉村振興的蓬勃發展勢頭,見證了旅游業在產業融合中實現結構的優化升級,體驗了鄉村餐飲、住宿、購物、娛樂等業態在創新中發展,以及綠色發展賦予鄉村振興新的動能。同學們表示,一定認真消化吸收社會實踐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加強經濟理論與實務知識的學習,不斷提升專業知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朱思諾)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