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理論--熱點

【理響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作者:眭國榮(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南京工業大學基地副主任、南京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貫徹的重大原則,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做到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稕Q定》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堅強決心和強烈使命擔當,是對新時代新征程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再宣示,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傳承、創新和發展。全面深化改革要把牢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堅持把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貫穿全面深化改革的始終,使改革過程和結果更加符合人民的期望和需求,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如何真正體現改革依靠人民、改革為了人民,改革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需要從改革的推動者、改革的實踐者、改革的檢驗者、改革的受益者四個層面來深刻理解。

人民群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動者

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實踐主體、價值創造主體和歷史評價主體。馬克思、恩格斯認為,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毛澤東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绷暯娇倳洀娬{,“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動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全面深化改革要始終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推動改革發展穩定中的主體作用。

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改革是廣大人民自己的事業,全面深化改革也必然由人民推動。隨著時代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需求也呈現多樣性。面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新期待,中國共產黨始終將“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為不懈追求的使命和任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廣泛參與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抓民心、順民意,將民之所愿作為施政方向,堅持改革為了人民,凝集億萬群眾投身改革的巨大合力。“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敝袊伯a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國要飛得高、跑得快,需要依靠全體中國人民的力量。全面深化改革想要取得歷史性成就,必須始終堅持人民至上,扎實推動各項改革舉措,不斷開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境界。

人民群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之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群眾衷心擁護和積極參與,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們一開始就使改革開放事業深深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人民群眾是謀劃全面深化改革、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體力量,“沒有人民支持和參與,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無論遇到任何困難和挑戰,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參與,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越不過的坎”。堅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改革從來都不是從上往下的單項推進,而是要聽取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和意見,“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全面深化改革走到今天,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形成長期穩定的良好局面、“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取得顯著成效,許多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是,在改革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改革越是深入,就越要依靠人民群眾的支持,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進一步激發人民參與全面深化改革實踐的積極性、尊重人民敢于嘗試的主動性、鼓勵人民勇于改革的創新性,讓全面深化改革的種子扎根在人民之中,生根發芽并不斷成長壯大,形成億萬群眾滿腔熱忱投身改革、萬眾一心支持改革、齊心協力推動改革的生動局面。

人民群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檢驗者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是我們黨的工作的最高裁決者和最終評判者”。要“把是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作為改革成效的評價標準”。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檢驗改革發展是否成功,要看人民是否共同享有改革發展成果,是否取得真真切切的獲得感。“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實事,哪里就能創造業績”,做到人民關心什么、人民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從人民所需出發,從人民群眾普遍關注、訴求強烈的問題出發,看給人民群眾辦成了多少實事、解決了多少實際問題,找準改革發展的方向,找到改革發展的突破口,進而明確“改革為了誰,改革誰受益”。全面深化改革落實得好不好、是否取得成效,最終要由人民來評判、由人民來“閱卷”、由人民來打分,要讓人民成為評價改革的主體,以人民滿意作為檢驗改革成效的唯一標準。自覺接受人民監督,把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具體舉措放到實踐中去檢驗,以實績實效和人民群眾滿意度檢驗改革成效。以人民群眾是否認可、擁護、滿意來檢驗改革,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改革的自信和認同,才能讓改革落到實處、解決問題、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人民群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受益者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檢驗改革成效的標準,讓改革開放成果更好惠及廣大人民群眾”。中國共產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人民至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注重人民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決定》提出的“七個聚焦”,從總體上概括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重點,其中強調聚焦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黨的奮斗目標和前進動力。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通過改革真正給人民帶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到實處。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根本宗旨。在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新方位上,必須牢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這一重大原則,必須把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和價值追求貫穿改革始終,進一步增強重任在肩的使命感、功成在我的責任感和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書寫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


責任編輯:王振華

更多24小時新聞排行
更多專題推薦
更多視頻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级韩国一区久久二区综合|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蜜桃| 极品艳短篇集500丝袜txt| 人人添人人澡人人澡人人人人| 美国农夫激情在线综合|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久久久| 日本理论片www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在线看|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好男人好资源影视在线4|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中文乱码| 日本在线小视频| 久久精品青青大伊人av| 极品美女一级毛片| 亚洲区与欧美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色图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小说| 91成人在线播放|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女同学下面粉嫩又紧多水| 一本大道香蕉在线观看| 快拨出来老师要怀孕了| 两个人看的www视频免费完整版| 教官你的太大了芊芊h| 久久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岛| 日本无吗免费一二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欧美乱|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精品99毛片免费高清观看|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第一福利官方航导航| 公和我做好爽添厨房| 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