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制定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開局破題,以釘釘子精神糾治“四風”,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剎住了一些長期沒有剎住的歪風,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以作風建設新氣象贏得人民群眾信任擁護。
抓住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以“小切口”撬動大變局
黨的作風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加強作風建設,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并堅持發揚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以及艱苦奮斗、求真務實等優良作風,從而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成為黨贏得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持、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重要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講,能不能解決好作風問題,是衡量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對黨和人民忠誠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針對一度出現的管黨不力、治黨不嚴問題,黨的建設到底怎么抓、抓什么,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指出,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我們就要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嚴重違背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是群眾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也是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根源,必須下大氣力懲治。
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從改進調查研究、精簡會議活動、精簡文件簡報、規范出訪活動、改進警衛工作、改進新聞報道、嚴格文稿發表、厲行勤儉節約等8個方面提出具體要求。短短600多字,看起來是“小事”,但實際上卻字字千鈞,每一項都直擊人民群眾最痛恨、反映最強烈的“四風”問題,每一項都飽含著民心向背、黨和國家事業興衰成敗的大邏輯,體現的是一種自我革命的精神。“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制定這方面的規矩,指導思想就是從嚴要求,體現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彰顯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打鐵必須自身硬”的底氣和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決心。實踐有力證明,中央八項規定是完全正確的,也是切實有效的。八項規定一子落地,作風建設滿盤皆活,以“小切口”撬動黨的建設的大變局,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社風民風持續向好,有力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讓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
出臺中央八項規定只是開端,能不能取得預期效果,關鍵要看貫徹落實得怎么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言必行、行必果,一以貫之、一抓到底,使人民群眾從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帶來的變化中真切感受到,我們黨“是能辦成事的,而且是認真辦事的”。
以身作則、以上率下,為全黨樹立標桿。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會議上鮮明指出,黨風廉政建設,關鍵在領導干部,特別是中央要帶頭;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再次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說到的就要做到,承諾的就要兌現,中央政治局同志從我本人做起。習近平總書記帶頭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考察中一向輕車簡從、住宿上簡化安排、出訪時嚴格執行外事規定,深入基層、深入一線,聽民聲、察實情,與老百姓坐在同一條板凳上,為全黨樹立了標桿、作出了示范。中央政治局其他同志從自身做起,帶頭弘揚黨的優良作風,各級領導干部自上而下,一級帶一級,一級做給一級看,有力地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地生根、取得實效。
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彰顯堅定意志與決心。習近平總書記警醒全黨“不注重抓落實,不認真抓好落實,再好的規劃和部署都會淪為空中樓閣”。各地各部門堅持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重點整治什么問題,對“四風”問題露頭就打、寸步不讓,推動形成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的濃厚氛圍。“全國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1459起……”3月2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布了2025年2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匯總情況。這是連續第138個月公布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數據,傳遞出鍥而不舍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將作風建設進行到底的鮮明信號,也使人民群眾充分感受黨中央全面從嚴、一嚴到底糾治“四風”的堅強決心和堅定意志。
抓常、抓細、抓長,推動黨風政風整體轉變。作風問題具有反復性和頑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畢其功于一役,關鍵要在抓常抓細抓長上下功夫。新時代以來,根據實施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黨中央不斷對中央八項規定進行再細化再部署,每年召開中央全會、中央紀委全會等重要會議都對作風建設提出明確要求,每年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都要聽取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情況匯報,每次開展黨內集中教育都將作風建設作為重要內容。從清理“舌尖上的浪費”“會所中的歪風”“車輪上的鋪張”,到持續解決形式主義、深化拓展基層減負,一個毛病接著一個毛病糾治;從中秋國慶到元旦春節,一個節點接著一個節點拓展……一個個具體問題的突破,帶動面上問題的解決,推動黨風政風發生整體轉變,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成效和變化。2024年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94.9%的受訪群眾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成效表示肯定,人民群眾對黨的作風建設投下信任票。
讓中央八項規定化風成俗,以優良黨風引領社風民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制定實施中央八項規定,是我們黨在新時代的徙木立信之舉,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十年不夠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夠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風成俗,以優良黨風引領社風民風。”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不斷將作風建設引向深入,在常態長效上下功夫,推動化風成俗。
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黨性、黨風、黨紀是有機整體,黨性是根本,黨風是表現,黨紀是保障。黨員、干部要把錘煉黨性、提高思想覺悟作為終身課題,勤撣“思想塵”、多思“貪欲害”、常破“心中賊”,以內無妄思保證外無妄動。堅持糾“四風”樹新風并舉,讓歪風邪氣無以遁形,讓新風正氣更加充盈。綜合發揮黨的紀律教育約束、保障激勵作用,引導黨員、干部把他律轉化為自律,內化為日用而不覺的言行準則。
堅持正風肅紀反腐有效貫通。深刻把握風腐同根同源、由風及腐、風腐一體的特征,健全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同查同治機制,以“同查”嚴懲風腐交織問題,以“同治”鏟除風腐共性根源,以“查”“治”貫通阻斷風腐演變。始終把中央八項規定作為鐵規矩、硬杠杠,嚴肅查處頂風違紀、隱形變異的“四風”問題。始終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嚴肅查處政商勾連問題,堅決斬斷由風及腐的鏈條,堅決清除系統性腐敗風險隱患。以大數據信息化賦能正風反腐,不斷提升作風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治理效能。
營造積極健康、干事創業的政治生態。政治生態是檢驗作風建設是否有效的重要標志。全面從嚴治黨的目的不是要把人管死,讓人瞻前顧后、畏首畏尾,搞成暮氣沉沉、無所作為的一潭死水,而是要通過明方向、立規矩、正風氣、強免疫,營造積極健康、干事創業的政治生態和良好環境。要堅持“三個區分開來”,不斷完善干部擔當作為激勵和保護機制,引導黨員、干部把遵規守紀和干事創業統一起來,把遵規守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持續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松綁減負,讓基層干部有更多時間和精力來干事創業、服務群眾。
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新時代以來,紀檢監察機關聚焦群眾痛點難點,堅決查處基層干部吃拿卡要、虛報冒領、優親厚友等突出問題,堅決查處發生在民生資金、“三資”管理、教育醫療等領域的嚴重違紀違法行為,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要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把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為重要任務常態化地抓,讓老百姓可感可及,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任何時候都不能松懈。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要常思常悟、細照篤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始終把中央八項規定作為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硬杠杠,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干事創業,我們黨必將不斷煥發蓬勃生機,團結帶領億萬人民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闊步前行。
(本文刊載于《中國紀檢監察》雜志2025年第08期,作者:華東師范大學特聘教授)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