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聚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強調既要“放得活”又要“管得住”。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關鍵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這也始終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進一步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實際上就是要處理好在資源配置中市場起決定性作用還是政府起決定性作用這個問題。理論和實踐證明,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同時,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仍然要堅持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發揮黨和政府的積極作用。這就要求在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上,必須遵循既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因此,在政府作用和市場作用問題上,要堅持辯證法、兩點論,把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市場經濟兩方面的優勢都發揮好,“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都要用好,將“有效的市場”和“有為的政府”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相互約束、相互補充、相互激勵的合力,從而不斷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實現“放得活”,必須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目前,我國市場體系還不健全、市場發育尚不充分,還存在市場激勵不足、要素流動不暢、資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觀經濟活力不強等問題,推動高質量發展仍存在不少體制機制障礙。這就要求盡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推動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市場監管公平統一、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加強公平競爭審查剛性約束、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完善要素市場制度和規則,推動生產要素暢通流動、各類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潛力充分釋放;完善流通體制,健全一體銜接的流通規則和標準,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完善激發社會資本投資活力和促進投資落地機制,形成市場主導的有效投資內生增長機制;健全以公平為核心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平等長久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
實現“管得住”,必須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更好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從制度上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督,推動可持續發展。因此,要實現“管得住”,就要求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加強市場活動監管,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政府一定要嚴格依法行政,切實履行職責,該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該放的權一定要放足、放到位,堅決克服政府職能錯位、越位、缺位現象”。政府要簡政放權,但是該管的還要管,上級部門放的權,下級要接住,不能出現真空地帶,這也是守土有責。
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是經濟學上的世界性難題,也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關鍵問題。做到“放得活”和“管得住”,從根本上說需要在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下,實現政府和市場各司其職、優勢互補、相得益彰、形成合力,通過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跳出“一放就活、一活就亂、一亂就管、一管就死、一死再放”的怪圈,形成各類經營主體活力迸發、要素配置高效暢通、市場體系競爭有序、宏觀政策取向一致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