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黨的領導凝聚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礴力量,我們黨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充分激發全體人民的主人翁精神?!眻猿种袊伯a黨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相比其他國家,中國式現代化每一個目標的實現都具有前所未有的艱巨性,必須凝聚起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海內外中華兒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磅礴力量。
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人民的共同夢想,無數仁人志士為此苦苦求索、進行各種嘗試,但都因不能得到民眾的廣泛支持而以失敗告終?!豆伯a黨宣言》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運動。”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絕大多數無組織的中國民眾找到了主心骨,找到了實現現代化的正確道路,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喚起工農千百萬一起干,匯聚全國各族人民力量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新中國,為實現現代化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現代化建設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黨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以黨和國家領導制度改革引領并保障改革開放,激發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創造活力,推進了在實踐基礎上的一系列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凝聚起人民的磅礴偉力,源于代表了自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客觀存在的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這個最大公約數就是黨的初心使命。所有直徑交匯的地方就是圓心,亦即最大公約數,黨成為人民群眾的領導核心和主心骨;人民群眾具體的、歷史的意愿和要求的差異變成長短不同的半徑,黨群關系成為同心圓。黨只要始終堅守初心使命,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就能把中國人民和海內外中華兒女團結起來,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匯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偉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充分激發全體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和創造活力,朝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目標大踏步前進。黨在認識上不斷深化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和實踐,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根本遵循。黨在戰略上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鄉村振興戰略等一系列重大戰略,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戰略支撐。黨在實踐上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特別是消除了絕對貧困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上,中國共產黨必將繼續帶領人民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推動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國實現整體轉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復興中國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期,而是一個全新的奮斗目標。這個目標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全國人民必須付出更為艱苦的努力。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勝利。起步新征程、實現新目標,全黨同志必須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實踐,把黨的領導落實到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黨才能始終成為風雨來襲時全體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確保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正確方向,匯聚起萬眾一心、奮勇前進的磅礴力量。
(作者:祝靈君,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黨的建設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