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理論--研究

把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具體內涵和深刻依據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2024-01-12作者:

作者:韓喜平(吉林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杜都(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實現了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到“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重大轉變。人民群眾需要的內涵和外延在不斷擴大,需要的層次不斷提高、需要的多樣性不斷豐富,其不僅局限于傳統語境下的物質生活富足和精神生活充盈,而且在政治、法治、文化、道德、健康、生態等方面的需要也有增無減。如何科學理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具體內涵,對于有效解決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從而推進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具體內涵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以豐富多樣物質性需要為基礎。物質是文明的基礎,豐富的、多層次的物質需要滿足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滿足的基礎和關鍵,物質性需要的滿足不僅關系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實現,更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時人民的需求也進一步豐富與提升。一是更加豐富、更高水平的物質性需要問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就必然要求更加豐富的、更高水平的物質性需要。重視供給端物質生產的豐富性、高效性、協調性、綠色性;更加重視民生領域公共產品供給,使得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二是更加豐富、更高水平的物質性需要的公平性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為進一步縮小貧富差距,黨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在縮小貧富差距的問題上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向世人展現了堅定不移的決心。三是更加豐富、更高水平的物質性需要的合理性問題。更加豐富、更高水平的物質性需要雖然是美好生活需要的前提基礎,但要防止滑入馬克思所批判的資本主義社會虛假需要、奢侈需要的泥潭之中。面對享樂主義、消費主義、物質主義的誘惑,在人的物質需要問題上更應當進行合理引導,防止在更加豐富、更高水平的物質需要問題上走向極端。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以社會層面的精神性需要為提升。人作為物質性存在與精神性存在、自然性存在與社會性存在的集合體,其特殊之處就體現于超越于物質、自然層面的精神性與社會性。反映到人的需要層面,人的本質的特殊性決定了人必然會有著區別于動物的、強烈的精神性需要。可以說,精神性需要作為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構成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上闡釋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時深刻指出,“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中國正處于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關鍵時期,既要牢牢把握住經濟建設的主方向,將物質文明的發展推向更高水平;也要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的精神需要滿足和精神世界建設,這本身就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具體要求。

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深刻依據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有著深刻的理論依據和新時代發展要求的實踐邏輯,內含著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宗旨,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根植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符合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體現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高度統一。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宗旨。從價值邏輯來看,馬克思主義展現了人類社會最崇高的價值追求,即全人類的自由解放和全面發展。客觀來看,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發展的實現在本質上都可以理解為人的需要的具體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既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對社會主義階段性歷史任務的準確判斷,也是對經典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發展”價值追求的中國化、時代化理論概括。從繼承性與發展性的角度來看,兩個范疇具有高度的理論共通性。“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發展”價值追求的實現,應該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滿足為前提;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滿足又會為“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發展”價值追求的實現創造歷史條件。如果說馬克思主義將人的全面發展和全人類的自由解放作為最高價值追求;那么,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就是馬克思主義的階段性價值追求。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社會主義的本質體現。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是立足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從根本任務和發展目的兩大方面對社會主義本質進行了科學揭示,即根本任務是“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發展目標是“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對社會主義本質進行了中國化時代化的創新闡釋,明確指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可見,不斷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內在要求,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具體內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人民”要求是全體人民群眾,這滿足的是共同富裕的“共同”要求,而且是物質需要與精神需要、個體需要與社會需要等多種需要類別、不同需要層次的深度融合。同時,“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然要求生產力高度發達,而且必然要求沒有剝削、平等公正,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體現的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初心體現。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明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中國共產黨的奮斗史實際上就是一部領導人民不斷滿足其需要、實現人民幸福的歷史。“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實踐,社會生產力發展推動的社會主要矛盾轉化規定了其內容實質。在改革開放的四十多年中,生產關系的不斷調整優化極大程度地釋放了生產力發展潛力,我國的綜合國力明顯增強,其發展成就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到了一個嶄新階段。在改革開放的四十多年間,人民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正在由改革開放之初的“有沒有”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的“美不美”“好不好”的階段邁進。人民群眾更加注重現實生活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可以說,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滿足這一奮斗目標貫穿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始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發展的必然要求。

【基金項目: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中堅持人民至上經驗研究”階段性成果(22ZDA009),吉林大學“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與人類文明新形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創新團隊項目階段性成果(2022CXT08)】


責任編輯:王振華

更多24小時新聞排行
更多專題推薦
更多視頻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双茎同入视频在线观看| 美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香蕉视频在线| 免费永久看黄在线观看app| 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 4408私人影院|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精品这里有| 欧美亚洲国产片在线播放| 午夜影院一级片| 色综合天天色综合| 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 欧美卡4卡1卡2卡3超清免费| 亚洲综合五月天| 男人扒开女人下面狂躁动漫版| 午夜男人一级毛片免费| 色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三级电影网站| 538prom在线| 成人午夜短视频| 久久9精品久久久| 日本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清白在天天线| 最近在线2018视频免费观看|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免费| 被公侵犯肉体中文字幕| 国产女人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色图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日韩| www.久久.com|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8| 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精华| 欧美亚洲综合网| 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图片|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白嫩少妇喷水正在播放| 免费观看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