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理論--研究

習近平文化思想具有五大原創性貢獻

來源:長江日報2024-04-02作者:

作者:袁梅花(廣西壯族自治區社科聯秘書長)

習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了關于新時代文化建設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展現了對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原創性貢獻。“原創性貢獻”,是指從無到有的創新性貢獻、與時俱進的發展性貢獻。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創性貢獻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在文化發展方向上:始終堅持黨對文化建設的全面領導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文化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宣傳思想文化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精神面貌更加奮發昂揚。這充分表明只有堅持黨對文化建設的全面領導,才能始終確保文化發展的正確方向。

黨對文化建設的全面領導涉及理論創新、宣傳、教育,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壯大做強主流輿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等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一切工作的領導。這要求各級黨委(黨組)要把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為重大政治責任扛在肩上,確保黨中央關于文化建設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

在文化使命上:積極推動“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中華文明的當代呈現,是中華民族接續發展的力量源泉。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新的文化使命就是要“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推動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要厚植文明發展根基,增強文明發展動力。厚植文明發展根基就是要深刻認識到中華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的連續性、突出的創新性、突出的統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等特質。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并以國家形態發展至今的偉大文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淀形成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和道德觀的重要體現,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在傳承中華文明已有成果的基礎上,要不斷激發文明發展的活力,為人類的發展和世界文明的進步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

在文化主體上:讓全體人民成為文化的貢獻者和推動者

高揚人民的文化主體地位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應有之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和期待。黨推進文化建設的歷史昭示了堅持人民主體始終是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全體人民作為中華文化的主體體現在:人民群眾既是文化創造、文化發展的積極貢獻者和推動者,也是文化建設的惠及者和享有者。推動文化建設高質量發展,要充分調動人民群眾文化創造的主動性、自覺性和創造性,使人民群眾推動文化建設的創造力競相迸發。要堅持文化“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根本方向,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充分了解人民群眾對文化發展的需求,反映人民意志、傳遞人民心聲、回應人民訴求,讓全體人民切實得到文化領域的實惠和紅利,讓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在文化戰略上:堅持文化自信與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文化興則國家興,文化強則民族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文化發展規律,在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礎上增加文化自信,提出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更加堅定,把新時代文化建設提升到一個新的戰略高度。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源于中華文明蘊含的包容性和創新性,因而其能夠始終在保持內核穩定的基礎上,不斷吸納新的文化要素,推動自身的文明更新。中華文明在薪火相傳中革故鼎新,由此獲得了強韌的生命力。創造性轉化,就是要按照時代發展的特點和要求,對那些至今仍有借鑒價值的內涵和陳舊的表現形式加以改造,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創新性發展,就是要按照時代的新進步新進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加以補充、拓展及完善,增強其影響力和感召力。這就要求我們錨定文化發展的戰略方向,堅定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不斷賦予優秀傳統精神以嶄新的時代內涵,創造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

在文化動力上:通過“兩個結合”推進新時代文化建設

“兩個結合”標志著黨的理論創新進入新境界,為新時代文化發展注入新動力。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兩個結合”是我們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的認識,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從“一個結合”到“兩個結合”,不只是內容和內涵上的豐富,更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深刻意境的開拓,表明我們黨對中國道路、理論、制度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文化創新的自覺性達到了新高度。

“結合”的結果是互相成就,造就新的文化生命體,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讓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結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打開了創新空間,更重要的是,“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讓我們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和制度創新。


責任編輯:王振華

更多24小時新聞排行
更多專題推薦
更多視頻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ass美女下部精品图片| 四虎成人永久地址| Aⅴ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播放| 免费播看30分钟大片| 色综合网站国产麻豆| 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性69式xxxx护士| 亚洲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黄色三级电影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一级做a爰全过程完整版电影播放|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交换交换乱杂烩系列yy| 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va无码免费麻豆|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青草| 成年女人在线视频| 午夜时刻免费实验区观看| 亚洲娇小性xxxx色| 国产麻豆videoxxxx实拍|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本高清不卡码| 久青青在线观看视频国产| 欧美一欧美一区二三区性|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调教女m视频免费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色a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 哪个网站可以看毛片| 黑人巨茎大战欧美白妇免费| 在线观看黄网站| 中文乱码人妻系列一区二区| 日韩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小说图片| 看亚洲a级一级毛片|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