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鐳(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
在國際格局深刻演變的背景下,美國等西方國家在輿論上圍堵、打壓中國,抹黑中國形象,誤導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認知。世界中國學研究聯合會是增進中國與世界溝通了解的重要橋梁,通過促進中國學研究的交流與合作,加強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鑒。開展不同學科領域的中國學研究,有助于向世界呈現全面、客觀、真實的中國形象。
中國式現代化這一概念高度概括了中國的發展道路。1840年鴉片戰爭后,中國一步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遭受了深重苦難。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毛澤東同志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中國自此成為獨立自主的主權國家,開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也為當代中國的發展提供了基本前提。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確定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決定了中國的發展著眼于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追求共同富裕,防止社會兩極分化。新中國成立以來,即使在國家財力薄弱的情況下,中國政府也始終重視教育、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正因如此,中國不僅實現了經濟的快速發展,還實現了人民福祉的不斷提升和社會的長期穩定。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與西方政黨存在本質區別,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而不是為個別利益集團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還在于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選擇走上工業化發展道路,克服重重困難加快積累,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為1978年開啟改革開放后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思想文化維度看,“兩個結合”是中國成功發展的深層邏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從思想文化層面塑造了中國的發展道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思想根基和根本遵循。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式現代化成功的根本原因。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
如今,中國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中國的經濟增長將從主要依靠資源投入擴張轉變為創新驅動,通過提高科技水平和研發能力推進經濟的綠色轉型、數字化轉型,打造新質生產力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和人民福祉的不斷提升。自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與世界的聯系日益深化。隨著中國式現代化的不斷推進,中國將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一是中國為世界發展帶來新動能。中國經濟增速在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廣大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希望通過與中國的合作,獲得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技術、資金以及治理經驗等。中國在新能源、互聯網、新業態等領域擁有的領先優勢,也為開展中外合作開辟了新空間。二是中國為維護世界和平帶來新機遇。中國在國際熱點問題以及地區沖突中積極發揮促談促和的建設性作用。例如,2023年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實現和解,促進了中東地區的和平穩定。三是中國為實現國家間合作開辟了新前景。習近平主席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理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中國式現代化致力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旨在建立不同文明、不同國家之間相互平等、彼此尊重的合作關系,進而推動世界的文明進步。這與當今世界某些國家為維護自身利益而人為制造沖突對抗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以合作共贏促進世界發展,反對搞恃強凌弱、零和博弈。中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等,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中國式現代化造福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