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2023十大流行語”?!靶沦|生產力”“雙向奔赴”“人工智能大模型”“村超”“特種兵式旅游”“顯眼包”“搭子”“多巴胺XX”“情緒價值”“質疑XX,理解XX,成為XX”入選。
每到年末,盤點流行語就成為人們回顧一年的標志性事件之一。這是因為流行語不僅是一種詞匯現象,更是一種社會現象。它或有感于國家政策,或來源于重大事件,或反映百姓生活,它就像我們生活中的一面鏡子,投射了人們在一個時期內普遍關注的事物和問題,也傳達著人們對不同事件和生活的態度。自有互聯網以來,年度流行語已經成為重要的文化景觀,其中,《咬文嚼字》的榜單既考慮熱度又考慮價值,具有廣泛代表性,備受公眾認可。
流行語凝聚了時代的縮影。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期間提出“新質生產力”,讓科技創新的方向豁然開朗。“雙向奔赴”原指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在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期間,“人民的雙向奔赴”廣為傳播,讓其使用范圍得到了延伸擴展,價值內涵得到了豐富升華。今年以來,ChatGPT驚艷亮相,我們看到“人工智能大模型”成為大國爭相搶占的科技制高點……這些詞語從不同視角反映時代風貌、傳遞時代脈搏,忠實記錄了大時代的變化。
流行語記錄了社會的變遷。“村超”由貴州的“鄉村足球超級聯賽”縮略而成,卻引發了巨大的社會關注,由此衍生出的“村BA”“村排”“村晚”等現象,意味著鄉村文化正在不斷“觸網”“出圈”,這不僅是發展鄉村文化產業的機遇,也增強了大家對鄉村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特種兵式旅游”雖然是一種調侃,反映的卻是文化和旅游消費持續復蘇回暖,今年以來,演唱會、博物館等消費熱點持續井噴,一票難求,正在成為經濟持續向好的重要支撐點。
流行語蘊含著生活的體悟。這次入選的“情緒價值”,直接用作對人際關系的描述,體現的正是當代人的思維觀念和行為方式產生了重要變化。一些“社?!边_人,總是與眾不同的“顯眼包”;想要無社交壓力的,更想給自己找一個“吃飯搭子”“散步搭子”;在平靜的生活中,我們向往“多巴胺飲食”“多巴胺休假”;隨著逐漸長大,我們終于“理解了父母,成為了父母”……凡此種種,都表明人們渴望個體訴求、追求私人感受,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
當然,在流行語年復一年的迭代之間,仍有不少人對流行語充滿了懷疑,認為一些詞匯不知所云,污染了語言之河。其實,要相信語言之河有著相當的自凈能力,但對于那些真正具有創新性的流行語,我們應該持海納百川的態度。今年出現的大量流行語,展現出人們強大的語言創新能力。而諸如“哈基米”“挖呀挖”等“短視頻流行語”也曾火爆全網,卻并沒有入選,說明它們很可能只是臨時的修辭方式,缺乏穩固性,會自然地新陳代謝、沉淀流失。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2023年馬上過去了。從“十大流行語”中回望這一年,時代在變化,國家在發展,我們的生活也經歷了波折和動蕩,你是否會被某個詞語擊中呢?
責任編輯:賀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