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是怎么吸引住孩子的,怎樣幫鄉村留守兒童把眼睛移到屏幕外更廣闊的空間?過去一年,全國人大代表李莉關注著這些問題。(3月11日《中國青年報》)
近年來,受智能手機快速普及、隔代撫養管理缺失及同輩群體示范等因素影響,鄉村留守兒童手機成癮現象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曾有調查學者感慨,“兒童散學歸來疾,躲進小屋端手機”——那些在山鄉田野追逐嬉鬧的孩童“不見了”,而手機似乎成為他們唯一的課余活動,令人唏噓。何以至此?
鄉村留守兒童手機成癮的背后,是家庭監護缺位、課余活動“貧瘠”的老問題。現實中,因隔代撫養的原因,祖父母往往難以對孫輩做到有效的監管。尤其有些老人可能也是手機成癮者,教育引導更無從說起。除了無人約束之外,課余生活“太無聊了”也是留守兒童手機成癮的原因之一。在休閑娛樂設施及文體活動相對匱乏的鄉村,能拿什么來吸引孩子們把眼睛移到屏幕外?
疏堵結合方為正解。眼下,堵住孩子使用手機的方法有很多,沒收似乎最直截了當。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強行讓留守兒童遠離手機并不現實,甚至有可能適得其反。在正視留守兒童休閑需求的前提下,不妨多些對“放下手機”的正向激勵,讓孩子們學會合理使用手機。這無疑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多方合作,努力為留守兒童創造安全、健康且多彩的成長空間。
責任編輯:賀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