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我們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人才,在各個歷史時期都是稀缺、必備之資源。特別是立足當今中國之改革發展穩定的實際,正處在需要全面加強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的關鍵時期,更加需要最大限度激發人才驅動創新第一資源的活力,最大程度地吸引各類人才為我所用、共同奮斗。
人才是奮斗之根本,需要一雙識才的“慧眼”。這雙“慧眼”并非與生俱來的,而是在不斷學習、不斷發現中成長起來的。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和人才發展的重要論述,從而在思想層面、認識層面站位全局、立足高遠,始終把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多角度、全方位掃描各類人才資源,從立足本地本單位到立足全局,乃至立足全球視野來甄別人才、發現人才,從而在識才的過程中增強“慧眼”的能量、能力,用更加開闊的胸懷、更加開明的態度把一切對于改革發展穩定有用之才納入視野,為全民奮斗集聚豐富的人才資源。
人才是奮斗之根本,需要一種容才的“雅量”。人才并非全才,各有所長、各有千秋。在實際工作中,因實際需要、工作需要、黨和人民需要而人才需求的側重點不同,為此,我們要拿出愛才的誠意、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不拘一格地把各類之才集聚到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征程上來,讓各類人才在各自擅長的方面發揮出最大作用、創造出最大效應。我們要努力當好“鋪路石”,把服務人才、匯聚人才作為重中之重,始終保持一顆公仆之心、人梯之心、平常之心,拿出人才紛至沓來、盡展其才的引才、留才措施,始終秉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態度,以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更加寬松、更加包容、更加優良的人才環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人才是奮斗之根本,需要一股用才的“膽識”。俗話說,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人才也是如此,人才只有用到當今中國改革發展穩定的關鍵處,才能發揮最大效應。為此,我們需要有用才的膽識,在創新創業的前沿、在攻堅克難的一線、在改革發展的陣地,拿出敢于擔當、勇于作為的魄力和勇氣,堅持首當其責,敢闖敢試,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迎難而上的勇氣抓好人才工作,著力破題結局,努力營造人盡其才、人盡其用的良好工作良好環境和氛圍。同時,人才工作面廣量大,涉及到黨委、政府各個部門以及方方面面,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建立完善統分結合、協調高效、優勢互補、整體聯動的人才工作運行機制,充分發揮各有關部門的職能優勢,從而凝聚其強大的人才工作合力,為天下英才更好發揮作用、齊心奮斗奠定堅實基礎。
時代呼喚人才,發展需要人才。人才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所在,更是聚合前行力量、實現偉大奮斗的根本所在。為此,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視野,以愛才之心、識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藝,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不斷激發各類人才之活力,努力開創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嶄新局面。
(作者單位:舒城縣委組織部)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