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用“什么樣的標準選人、選拔什么樣的人”不僅關系到黨的作風、黨的形象和黨的力量,也影響著民心向背和事業成敗,更決定著干部作風和自身發展。從一定意義上來講,選人用人的“風向標”,就是引導干部自身發展的“導航儀”。立足新時代、把握新形勢、找準新坐標,不唯分、不唯票、不唯年齡、不唯GDP,只唯“實”,“以實績論英雄,憑實績用干部”已成為黨員干部選拔任用的新常態。
事業發展,干字為先,“實績”二字沉甸甸。“實”是前提,“績”是結果。政貴在行,事成于實,真抓實干是成就事業的基礎。突出“講實績”,堅持以事察人、依績鑒人,構建用“事實”說話、靠實績度量的“知事識人”體系,激勵黨員干部想干事、真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勇氣,讓“優秀的優先、能干的能上、有為的有位”,方能彰顯干事創業最大的價值取向。
要在練就本領上下功夫。干部干部,就要干字當頭,義無反顧,這既是職責要求,也是從政的本分。對黨員干部來說,工作能不能落到實處、干出實績,既是方法問題,更是作風問題,最能檢驗和錘煉黨性。以實績論英雄,不是看干部說了什么、喊了什么,關鍵是看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也就是“說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成”。干成沒干成、效果好不好,需要實踐和歷史來檢驗,由人民群眾說了算。
要在真抓實干上求實效。英雄不問出處,“問”的是“干成了什么”,看的是“業績清單”。這就要求組織人事部門要堅持結果導向,注重目標督查,強化績效考核,用發展成果激勵干部、評價干部、使用干部,讓干部多點真誠、少點任性,多想方法、少走套路。徹底摒棄過去那種形式主義、勞民傷財、虛頭巴腦的督查檢查考核事項,建立督查考核正面清單,該公開的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通過積極作為所創造出來的政績,才能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
要在獎優罰劣上“動真格”。對干事創業進展慢、差評多、得分低的干部,該調整的調整、該懲處的懲處;對搞形式、走過場、造成不良影響的干部,將嚴格追究相關責任,對“孫連城”式干部說不,讓“庸懶散慢”無處藏身,讓“太平官”無法“太平”,切實體現“干與不干不一樣、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只有樹好“風向標”、立好“度量尺”、用好“成績單”,把機會、平臺和舞臺留給“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才能旗幟鮮明推動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確導向,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動力。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