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通知》強調:“開門教育要注重群眾參與,接受群眾監督,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組織黨員、干部立足崗位,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強基層治理、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擔當作為、服務群眾,讓群眾可感可及。”
作風建設新成效,體現在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上,體現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績中。只有堅持開門搞教育,把學習教育作為密切聯系群眾的實際行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強調查研究,直擊作風痛點,注重群眾參與,主動接受群眾監督評判,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才能確保學習教育取得扎實效果,讓人民群眾滿意。
“敞開大門”,就要虛心聽取群眾意見。學習教育開展得如何、作風改進了多少,廣大群眾看得最清楚、感受最真切、意見最深刻。廣開言路,就要既通過設立意見箱、發放征求意見表、民生熱線、微信平臺等方式聽取群眾意見,拓展聽取意見的廣度和深度,切實把群眾的真實意見收集上來;又推動黨員干部用好“四下基層”這個好傳統,走到群眾中去,身入心至,聽民聲、察民意、訪民情。多在一線“拉拉家常”,多聽聽群眾的“牢騷話”,多在困難多、情況雜、矛盾多的地方泡一泡,就能把群眾急難愁盼之事摸清摸實,精準回應群眾期盼和關切。
“敞開大門”,就要自覺接受群眾監督。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把學習教育置于群眾監督之下,避免自說自話、自彈自唱,既讓群眾好監督,又讓干部有壓力,才能推動問題整改一件一件落到底、見實效。問題整改重在行動、貴在落實,絕不能推諉扯皮、拈輕怕重,要把整改過程大大方方地展示在群眾面前,歡迎群眾“品頭論足”,從而保障事事有回應、件件有交代。通過新聞發布、通報、公示等形式,及時公布整改落實和專項整治情況,讓群眾看到問題改沒改、怎么改的、改到了什么程度,引導群眾幫助黨員干部找準問題、抓好整改,形成良性互動。
“敞開大門”,就要主動接受群眾評判。群眾感受是一把好尺子。學習教育成效如何,群眾是“閱卷人”。學習教育防止“雨過地皮濕”,避免自我感覺良好、群眾卻不買賬,就要采取走訪座談、實地調研等多種方式,廣泛聽取群眾對學習教育的評價,認真傾聽群眾呼聲,積極回應群眾關切,用群眾獲得感來檢驗學習教育效果。群眾不滿意的,要及時“返工”“補課”,倒逼黨員干部說到做到、不改不行,決不能草草收場;群眾滿意的,要把經驗做法的“金點子”轉化為制度規定的“金果子”,推動“解決一件事”升格為“解決一類事”,以實實在在的整改成效取信于民。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