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績溪縣政府門口一處夜市,一到晚上攤販云集,熱鬧非凡。縣政府院內提供免費停車位,政府辦公大樓對外開放,商販與夜市游客皆可入內接熱水、使用衛生間,盡顯人文關懷。
夜市在各地都有,但開在縣政府門前的夜市還很少見。不僅如此,“民生夜市”不設門檻、免費入駐,熙攘間秩序井然,煙火氣與規范感相得益彰,當地交警與城管人員全力維護秩序,竭誠為民眾提供服務,徹底顛覆了傳統中小攤販與城管“躲貓貓”的刻板印象。
“小地攤”承載“大民生”。績溪縣“民生夜市”,雖不居繁華主干道,規模亦非宏大,卻一頭關乎小商販的生計,一頭牽動周邊民眾的日常生活。既為商販搭建了合法穩定的經營平臺,拓寬了收入來源,也為市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商品,豐富了夜生活。同時,“夜經濟”的繁榮,有效拉動了消費,促進了經濟增長與就業。績溪縣此舉一舉多得,贏得了廣大網友與市民的高度認可。
城市治理不應僅是冷冰冰的規則執行,更應充滿人文關懷與社會責任感。相較于以往“粗暴式”“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地攤擺在縣政府門口”“交警城管現場維護秩序、提供服務”生動展現了城市管理與民生需求的和諧共生,管理的規范化與人性化可兼得。這也為各地政府提供了啟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創新思路,優化服務,將工作舉措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做到群眾心坎上,就能有效解決諸多繁雜的社會問題,激發社會活力,增強民眾的幸福感與歸屬感。
當然,要想實現煙火氣息與文明秩序的和諧共存,仍需付出更多努力。一方面要進一步強化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推行垃圾集中處理機制,致力于構建整潔有序的街區環境,對環境污染實施更為嚴格的監管措施。另一方面,要加大對經營者文明意識的宣傳教育,引導攤戶和商家采取“攤前自律、門前自管”原則,以全民管城凝聚共治共享合力,形成“政府主導、商戶自治、社會參與”治理體系,推動城市文明與地攤煙火深入共融。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安徽各地政府大院開放現象越來越多,輿論對此好評如潮。比如,前不久,舒城縣政府大院因“隨便進”在網絡上走紅,潁上縣關屯鄉政府大院敞開,為跨區作業午收農機手包吃包住,打動人心……敞開的是政府大院,拉近的是人心,人民群眾也期待更多地方政府能夠更加開放包容,結合本地實際,創新城市管理思路,探索出更多契合民眾需求、順應時代潮流的社會治理新路徑,共創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成果。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