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資本市場工具引入“活水”、多維度整合重組延伸價值鏈——我市國資國企不斷提高創新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加快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實現國有企業與資本市場雙向賦能,為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推進優質資產上市,提升國有企業市場化經營能力。逐步引導市屬企業優化經營機制,依托資本市場開展資源整合,通過交叉持股等多種方式,對產業關聯度較高的優質資產進行整合,剝離不良資產,提高資產質量,為上市創造條件,進一步激發國企活力。推動淮北綠金股份在港交所上市,首發價格1.91港幣,首發數量6600萬股,共計1.26億港幣。當前流通市值已達到2.1億港幣,增值8400萬港幣,增值率約67%。
靈活運用債券工具,優化債務融資結構。督促市屬企業開展債券品種創新,匹配資金需求周期,精準把握最佳債券發行窗口。去年全市平臺公司加權融資成本率同比下降1.07%,市建投集團成功發行年化利率2.60%的公司債,創造了全國10年期非公開公司債歷史最低利率紀錄,有效降低了債券融資成本。強化發行主體信用管理,通過資產重組提升主體評級,謀求長線發展。今年以來,全市發行債券融資43.66億元,居全省第4位,主體信用評級達到AA+公司4家。
創新股權融資模式,引入戰略投資者賦能發展。積極推行“國資引導+民企運營”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開發區建設領域引入中建國際等7家戰略投資者,組建聯合體實施“投建營”一體化開發。目前已完成3個片區綜合開發,撬動社會資本120億元。創新“資本+科創+產業+空間”模式,逐步構建全鏈條基金生態體系,大力開展基金招商,通過新能源汽車和網聯汽車主題基金精準引入杭州“六小龍”上游核心企業正德智控,新落地的江蘇嘉和熱系統項目填補了淮北汽車熱管理產業空白。截至目前,市屬國有企業已投資設立基金21只、總規模合計156.32億元,投資產業項目72個、投資總額60.4億元。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