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瑞銀證券、路博邁基金等多家外資機構發布研報,認為中國在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創新和突破,正在不斷增加中國資產的吸引力。
瑞銀證券最新發布的專題研報顯示,計算機行業指數位居節后2月5日至13日A股行業走勢首位,漲幅達18%;同時,科技概念板塊的股票在A股的市值占比,現在已經達到了21%,和2022年的15%相比,明顯上漲。分析師孟磊表示,最近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創新,對包括半導體、軟件、醫療、汽車等多個產業鏈較長的行業將帶來持續影響。
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 孟磊:生成式AI成本的降低有望不斷惠及更多行業,互聯網數據中心也將幫助AI模型訓練,AI驅動的藥物研發也具有更廣泛的作用,智能汽車業有望更具競爭力。這些變化都將不斷提升生活的舒適度,滿足消費者需要,也會讓相關資產的價值不斷顯現。
路博邁基金的研報認為,看好中國長期的創新能力,更多的科技創新成果將在綠色轉型和制造業轉型等更多領域帶來更多投資機會。
路博邁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師 朱冰倩:中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產業創新基地之一,從長期來看,高端制造業、綠色能源轉型現在也都受到國際投資者的關注。
中國科技的不斷突破,讓更多機構認為,全球投資者將會不斷加碼投資中國。摩根士丹利研報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關注將持續。高盛的研報預計,中國經濟增長的良好前景疊加潛在的信心提升,預計可能帶來超過2000億美元的投資組合資金流入。
外資積極調研中國市場 加碼布局
在外資發布的研報中,我們看到他們持續看好中國的科技創新。不僅如此外資機構還在不斷深入挖掘優質中國資產,積極進行布局。
在摩根資管上海辦公室,從早上八點半到后半夜,每天都有數十場涵蓋中國各個產業的討論會議。在這里工作了18年的杜猛告訴記者,他明顯感覺到,最近他每次與海外開會,互動提問都非常踴躍。
摩根資產管理(中國)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 杜猛:目前中國資產可以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海外同事原來可能每個季度跟我們溝通交流,現在可能就會落到每個月,甚至每周都會來給我們進行溝通。在溝通中我們了解到,現在包括中東、歐美和其他新興市場的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興趣在不斷提升。
增加實地調研,也是最近外資機構的工作重點。一大早,摩根資管的分析師許凡就要去調研一家機器人公司。最近一段時間,他一直在圍繞“新質生產力”到各家公司去走訪調研。
摩根資產管理(中國)分析師 許凡:我們現在也是在尋找一些中國高端制造、新質生產力(領域)相關的企業,想看一下相關技術,還有包括它的產業鏈、供應鏈的成熟度。
在這家機器人公司的研發中心,一款正在測試的新型割草機器人讓許凡眼前一亮。訂單、產能、供應鏈、人才和研發能力等等,都是這些外資調研關注的要點。
摩根資產管理(中國)分析師 許凡:算法的設計,包括到產業鏈的響應,最后運到海外進行銷售,整個產業鏈我感覺是非常通暢的。整個產業鏈都是我們非常重點的研究方向,我們后續會持續緊密跟蹤。
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最近一段時間,前來調研的機構比之前增加了不少。
某機器人公司總經理 宋久林:現在基本上一個星期左右會有2~3次,甚至可能3~4次都有,外資會占到80%左右。
記者統計發現,阿布扎比投資局、匯豐、施羅德、德意志銀行、法國巴黎銀行等外資機構,今年以來多次出現在A股上市公司的調研名單中,調研范圍涵蓋了芯片、電動車、消費、家電等眾多行業。不少外資機構表示,預計中國今年將在新質生產力和高科技制造領域取得更多突破。
(總臺央視記者 趙曙光 董彬 成奕霖)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