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舉措正“加碼”穩外資。
《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日前發布,明確提出加大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支持力度。研究制定鼓勵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政策措施,促進外資企業在華所獲利潤更多用于再投資。
在全球跨國投資宏觀環境復雜、國際引資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作為內陸省份的安徽,如何落實穩外資行動方案,在促進外商投資上持續取得“徽動全球”效果,讓更多外資企業“近悅遠來”?國家相關方面在安徽進行的涉及外商投資的政策試點,為安徽提供了撬動外商投資的重要“支點”。
2024年5月,安徽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首批推廣,持續優化涉外營商環境,助力貿易投資結算便利化提檔升級;2024年10月底,國家外匯管理局將開展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免登記試點和銀行直接辦理外債登記試點的地區進一步擴大至安徽省;“科匯通”試點地區擴大至合肥市。
這些試點政策,對促進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鼓勵外資機構開展股權投資等方面將帶來哪些引導和催化效應?
從兩三天縮短至兩三個小時
“企業高速發展,對流動資金的需求也更高。”近日,固達立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去年底,公司新增股東合肥巨茂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巨茂材料為外商投資企業,擬以境外投資資本金對固達立進行增資。
按照以往的流程,公司需要準備好相關登記材料,前往銀行辦理,再等待審核結果。但這次,流程簡化了很多。
“在了解企業需要及股權架構變化后,我們為合肥巨茂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開立外匯資本金賬戶及結匯待支付賬戶,為固達立科技(安徽)有限公司開立結匯待支付賬戶承接投資款。”建設銀行安徽省分行相關工作人員介紹,1月23日,合肥巨茂90萬美元資本金結匯后,成功劃轉至固達立,實現企業接收境內再投資資金到位,“按照以往的流程可能需要兩三天的時間才能辦理好,但新政落地安徽之后,我們僅用兩三個小時就全部辦理完畢了”。
銀行工作人員口中的新政就是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免登記試點。
2024年10月底,國家外匯管理局將開展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免登記試點和銀行直接辦理外債登記試點的地區進一步擴大至天津市、安徽省、山東省(含青島市)、湖北省和四川省。12月31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安徽省分局印發了《接收境內再投資免登記試點業務實施細則》和《銀行辦理非金融企業外債簽約(變更)登記業務實施細則》。
外匯局安徽省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試點落地意味著外商投資企業對安徽省內企業進行再投資時,再投資企業無需辦理再投資登記手續,進一步簡化了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業務流程;外債簽約登記下放銀行辦理,使外債的登記、提款、還本付息、注銷等手續均可在銀行“一站式”辦理,減少了企業往返外匯局的“皮鞋成本”。
“新政策使我們不必辦理較為繁瑣的登記手續,從開戶到資金入賬大概就兩個小時,我們也可以更快地將資金投入到實際運營中去,大大提高了投資效率。”固達立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
“一站式”跨境投融資服務
與固達立科技(安徽)有限公司一樣,國軒高科也受益于試點。
“國軒高科為滿足企業日常流動資金需求,需向香港某銀行融資用于購買原材料支付貨款。我們在了解到企業需求后,安排專人進行對接,及時為企業辦理了46億日元外債簽約登記業務,滿足了企業資金運營周轉需要。”匯豐銀行合肥分行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數據顯示,試點實施首月,安徽共有10家銀行辦理了外債簽約登記業務18筆,簽約金額2.99億美元;3家銀行辦理了3筆再投資免登記試點業務,金額2680萬美元。
此次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免登記試點和銀行直接辦理外債登記試點,有望吸引更多外商在當地投資、加速資本流入。此外,銀行作為外債登記試點的執行主體,將在跨境業務中發揮更大作用,這也有助于金融機構業務能力進一步提升。
“前不久,我們為一家從事潤滑系統研發與生產的民營中小微企業提供10萬美元境外貸款,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浦發銀行合肥分行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們還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為企業量身定制了‘外債登記+貨幣掉期+離岸直貸’的一站式跨境融資綜合方案,幫助企業鎖定匯率波動風險,降低了綜合融資成本。”
業務流程做“減法”,跨境投融資服務做“加法”,持續優化外資營商環境才能實現“乘法”。
“傳統外債賬戶如同單幣種儲蓄罐,現在就像把儲蓄罐升級成智能保險箱。”農業銀行安徽省分行工作人員形象地比喻道。2024年安徽省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首批推廣后,農行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行為某企業開立了人民幣、歐元幣種合一的資本項下外債專用賬戶,企業可在登記額度范圍內根據市場情況自主選擇提款幣種,有效降低跨境融資成本。
據了解,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統一了人民幣賬戶與外匯賬戶的開立、變更、撤銷和管理的基本業務規則,支持境內外企業“跑一次銀行”“填一張表”開立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提高了開戶效率,降低開戶成本。
目前,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已在安徽省內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廣發銀行等7家銀行60個網點推廣。據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統計,自2024年5月推廣以來,全省本外幣合一賬戶開戶數量穩步增長,共辦理人民幣資金收付26.73億元,外匯收付2.03億美元。
“科匯通”的擴圍效應
跨境投融資領域正迎來更多新機遇。
去年10月底,“科匯通”試點地區擴大至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河北雄安新區、合肥市等16個地區。
“科匯通”試點政策將外匯支持科創型市場主體的范圍由原來的科創企業擴展到非企業科研機構,打通了外資設立境內非企業科研機構跨境資金匯入和使用的關鍵節點,給予了外資非企業科研機構與外資企業同等的待遇,非企業科研機構可按照現行的FDI框架開展相關業務。
據悉,傳統的非企業科研機構的資金主要來自政府資助、社會捐贈、承擔的委托項目收入、為社會提供有償服務和其他合法收入。試點政策實施后,非企業科研機構除了上述資金來源渠道外,還可以通過引進外資渠道,利用外資開展科研活動及成果轉化,為保障科研活動開展提供資金支持。同時,將支持外資非企業科研機構利用外匯開辦資金或結匯所得人民幣開展境內股權投資,提升科研資金使用效率與靈活性,支持科研機構以更便利的途徑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助力合肥市科創金融駛入快車道,從而推動區域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
2024年12月31日,外匯局安徽省分局下發了《合肥市“科匯通”試點業務實施細則》,在合肥市正式啟動“科匯通”試點,便利合肥市符合條件的非企業科研機構開辦資金入境及使用,進一步鼓勵外資在肥設立非企業科研機構,促進科技創新要素跨境流動。
“目前,我們正在‘點對點’對相關企業下轄科研單位進行摸排和政策宣傳;通過商業銀行對合肥市轄區相關科研機構及跨境資金需求進行摸底和了解,加強試點政策傳導;與合肥市相關部門進行聯動,共同推進‘科匯通’試點。”外匯局安徽省分局有關負責人說。
盡管當前全球跨境投資總體活躍度不足,但相對完善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持續優化的創新環境、營商環境,都為投資安徽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條件和土壤。(記者 何 珂)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