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史洪芳)9月10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我省持續深化公證、司法鑒定、法律援助、仲裁等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基本建成了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截至7月底,全省建成省級統一的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安徽法律服務網,設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點)1.87萬個,成立公證、司法鑒定、法律援助、仲裁等服務機構325家,年處理法律服務業務50余萬件次。
省司法廳廳長羅建華
公共法律服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也是司法行政系統為民服務最直接、最集中的體現。省司法廳廳長羅建華介紹,下一步,我省將進一步深化完善覆蓋城鄉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力爭實現公共法律服務“抬頭能見、舉手能及、掃碼可得”。
我省持續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增強事業體制公證機構活力和創新動力,有序推進新組織形態合作制公證機構建設。健全統一司法鑒定管理體制,形成科學管理、統一規范、運行高效、監管有力的管理體系。修訂完善《安徽省法律援助條例》,健全依申請法律援助工作機制和辦案機關通知辯護工作機制。穩妥推進仲裁委員會內部管理機制改革,賦予更多相應自主權。
同時,我省創新公共法律服務內容、形式和供給模式,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開展“公證服務進村居(社區)、企業園區”專項活動,探索“公證+基層治理”“公證+企業服務”等公證新業態。健全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退出管理制度,完善司法鑒定執業人員能力評估考核機制。深化法律援助工作模式轉型升級,推動受理審查指派改革。開展“優化營商環境”仲裁服務企業專項行動,加強合肥仲裁委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和國際商事調解中心建設。
此外,我省深化法律服務市場稽查工作,推動健康有序發展。開展公證減證便民提速活動,推動落實“高效辦成一件事”。持續規范司法鑒定活動,深化司法鑒定機構誠信等級評估。試點推行市內法律援助受理、審查、指派一體化通辦,全面實行法律援助申請個人誠信承諾制度。深化仲裁案件質量終身負責制和仲裁員職業道德委員會建設,著力提升仲裁公信力。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