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史洪芳)9月29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安徽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決定》和《安徽省企業技術改造促進條例》。9月30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就《決定》和條例進行解讀。
省人大財經委主任委員、常委會財經工委主任 張天培
《決定》共17條,主要包括明晰未來產業的界定、提出未來產業的發展原則和培育重點、明確未來產業培育發展協調機制、突出科技創新對未來產業的推動牽引作用、強化未來產業發展要素保障、推動未來產業開放包容發展等六個方面內容,為安徽省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奠定法治基礎。
《決定》明確,未來產業是指由前沿技術驅動、當前處于孕育萌發階段或產業化初期,戰略性、引領性、顛覆性和不確定性并存的前瞻性新興產業。
未來產業涉及很多行業領域,立法內容突出加強前瞻性謀劃布局和政策引導,《決定》規定:明確應當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持因地制宜、前瞻布局、創新驅動、應用牽引、分類推進、開放協作的發展原則。明確聚焦量子科技、空天信息、通用智能、低碳能源、生命科學、先進材料、未來網絡與數據空間七大重點領域及方向,以及大科學裝置催生的新興產業。同時要求,根據新技術新趨勢進行動態調整、梯次培育。引導各地差異化、特色化培育發展未來產業,推進集聚集群化發展。
支持原創技術策源、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協同發力,《決定》規定:注重發揮戰略科技力量作用,為未來產業發展提供原創成果供給;支持開展產學研用合作,促進更多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推動龍頭企業創新引領,培育融通發展的未來產業企業梯隊;推動技術研發、生產制造、市場營銷協同創新,打造一批標志性產品。
針對未來產業培育發展周期長、投入大、風險高等特點,《決定》規定:加強應用場景保障,以場景應用牽引未來技術迭代升級、未來產品成熟定型和未來產業企業創新發展;加強人才要素保障,建立完善未來產業人才保障和激勵制度;加強資金要素保障,構建支持未來產業全鏈條發展的耐心資本體系。針對未來產業發展不確定性因素多,《決定》規定:要支持企業深度參與全球未來產業分工合作;建立容錯免責機制。
條例共31條,主要包括關于明確企業技術改造的總體要求、關于企業技術改造的重點任務、關于推動企業技術改造實施、關于企業技術改造服務保障四個方面內容。
為了明確企業技術改造主攻方向,提升實施效果,優化投資結構和產業布局,條例明確了企業技術改造的十項重點任務: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實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更新改造生產工藝、技術、裝備和配套設施,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提升改造,實施產業基礎能力提升改造,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實施分散產能優化布局改造,實施節能減排降碳改造,實施安全設施改造,國家和省鼓勵的其他技術改造活動。
據悉,《安徽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決定》將于2024年11月1日起實施,《安徽省企業技術改造促進條例》將于2024年12月1日起實施。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