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國的農村,像極了她兒時的江南水鄉。插秧靠手工,收割用鐮刀,脫粒是人力滾筒,只有部分灌溉和耕種實現了機械化。此行,是芮志英應邀去參加一場孟加拉經銷商子女的婚禮,時間是2018年的春天。
“Madein China(中國制造)!”“the Belt andRoad(一帶一路)!”來賓們知道她的身份后,一手端來酒杯,一手豎起大拇指,紛紛上前表達敬意。此時,一股中國驕傲的底氣油然而生。這樣的場景已反復多次出現過,在越南、印尼、加納、沙特阿拉伯、緬甸和柬埔寨,在凡是徽柴柴油機“耕耘”的地方。
“1-10月,柴油機出口創匯3500萬美金,比去年上升20%。”徽柴集團董事長芮志英報出的一連串數據令人振奮。一個更加令人欣喜的背景是,徽柴集團非道路用柴油機市場占有率已躍居國內同行業第一。每5分鐘就有一臺柴油機下線,年產8萬多臺單缸柴油機和6萬多臺多缸柴油機。
落戶當涂不過6年,這家民企為何能“一飛沖天”,成為行業單項冠軍?
乘上“一帶一路”的快車
2009年,在外闖蕩的芮志英回到家鄉,在當涂經濟開發區購置了36畝工業用地,建起了1.2萬平方米的連片標準化廠房,立志建設一家上規模上檔次的非道路柴油機企業。2010年4月1日,項目奠基,次年安裝設備,總投資8000萬元,上馬了單缸和多缸兩條生產線,產品主要有單缸風冷系列,單缸R系列和S系列等50多種柴油機和多缸工程系列、發電系列、固定動力系列等30多種柴油機。2012年順利建成投產。
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投產之前,國內農機市場“群雄爭霸”,單缸柴油機走向沒落,多缸柴油機風生水起。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該公司經過對東南亞農機市場調研發現,單缸柴油機以高性價比的優勢備受青睞,于是便緊緊圍繞性價比做文章,通過“引進來、送出去”的方式,培育了雄厚的技術力量和高效的售后服務隊伍,引進先進的檢測和試驗設備,研發和生產出功率大、油耗低、可靠性高、操作維修方便的產品。在取得自營出口權后,遠銷越南、孟加拉國、柬埔寨、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和非洲等地區市場,一躍成為馬鞍山市出口創匯的領軍企業。
靠“一帶一路”打開了筑夢空間,芮志英雄心勃勃。2013年下半年起,她開始籌劃徽柴集團的創立。通過組織招商活動,與江蘇常州、山東萊州配套企業建立起投資合作關系。2014年上半年,在當涂經濟開發區南區永興路選址,規劃投資建設“中國現代農業智能化機械設備系統集成中心”項目。項目規劃用地390畝,分三期建設,一期用地約120畝,新建年產10萬臺(套)新型多缸柴油機生產基地及配送中心;二期占地約150多畝,建成自己的研發中心及倉儲物流運轉中心;三期用地約120畝,建設柴油發動機、氣動機核心部件生產及精密零部件加工基地。
如今,項目一期工程已于2016年6月26日正式投產,冠名安徽天沃重工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多缸柴油機主打“徽柴”品牌,與常立發機械有限公司、進出口貿易公司一起,成為徽柴集團的三大支柱。在天沃重工廠房的天際線上,芮志英打出了“徽柴智造、中國驕傲”的大型廣告,把自己的夢想和責任昭示天下。
“智造力”讓市場無中生有
以市場為導向研發符合具有區域特色的機型,是徽柴集團的黑馬本色。東北育苗機市場是塊“大肥肉”,徽柴集團主動走訪了幾十家配套企業,主動宣傳出擊,經過技術對接、樣機試制,最終以“徽柴”的品牌影響力和可靠的質量贏得了20多家客戶的信任。靠著2016年初的100多臺樣機迅速獲得客戶的青睞后,從樣機試制到實現批量化銷售,徽柴集團在一年不到的時間里實現了3000多臺的銷售量。2017年,銷量達到5000臺。
開辟外貿市場也是如法炮制。沙特阿拉伯對消防安全特別重視,幾乎每家每戶都配有消防水泵,而柴油機是消防水泵一個不可或缺的動力配套產品。針對沙特市場,根據客戶需求,徽柴集團研發了可以配套的消防水泵類柴油機,隨著試制得到客戶的信任后,訂單紛至沓來。目前,消防水泵類多缸柴油機已成為徽柴集團創匯的明星產品,從開發到形成批量供貨,周期不超過6個月。
憑借著這種以市場為導向,根據用戶差異化需求,實行量身定制、產品系列化的方式,徽柴集團實現了從“制造”向“智造”的轉型,憑空開拓出新的市場需求。同時,會根據配套領域行業的季節性特點,開展巡回服務、專家坐席制度,實現地毯式、保姆式、地頭式服務,動態為用戶提供全套服務方案。
“中國非道路用柴油機”領跑者
在徽柴集團多缸柴油機生產車間,投資200多萬元的排放檢測系統正在加緊建設。“系統將安裝目前國內最先進的設備,建成后將鞏固中國非道路用柴油機領跑者的地位。”徽柴集團副總經理兼技術總監吳劼說。
隨著柴油機排放法規限值日趨嚴格,環保要求開始倒逼柴油機技術創新升級。徽柴未雨綢繆,早在柴油機的高端產品上加大研發力度,重點開發國Ⅲ、國Ⅳ柴油機產品,并推廣上市,引起了行業內的強烈反響,并迅速替代了傳統產品。
如果說,徽柴是一匹從傳說中走出來的飛馬,那么,“一帶一路”就是插在駿馬身上的翅膀。然而,不是所有的駿馬插上翅膀就能飛。老馬識途,還需要辨識方向的本領。腳踏千里,更需要積蓄不竭的動能。
在芮志英心中,人力資源才是公司最寶貴的財富,要為每一位優秀的骨干員工提供可以發揮的事業平臺,實現員工與企業的共同發展。憑著“三顧茅廬”的精神和厚愛人才的胸懷,她組建了一支過硬的團隊,覆蓋研發、生產、經營、外貿、投資各個層面。
徽柴集團先后研發了“490G新型呼吸器柴油機”、“2110G新型活塞柴油機”、“加強型水冷柴油機”等重點高新技術產品并推廣上市。先后申請專利40項,其中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5項,發明專利申請7項,發布實施企業標準2項。先后獲得“安徽省質量獎”、“市科技小巨人一類企業”、“全國光彩事業項目”、“安徽省民營科技企業”、“安徽省著名商標”等榮譽稱號。
在新形勢下,芮志英給徽柴重新定位,力爭建立產品品質、量身定制服務、產品系列化的比較競爭優勢,樹立獨特的客戶價值,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內部管理,加強市場營銷和推廣,提高創新驅動能力,優化制造、服務和競爭資源,重塑企業新的發展路徑和商業模式,進一步提高企業競爭力,引領非道路用柴油機行業發展,成就世界級智能制造科技企業。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