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扶貧幫扶工作,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深入整治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確保全面完成2019年度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青陽縣扎實開展脫貧攻堅幫扶工作落細落實專項行動。
單位包村,與幫扶村結對。全縣機構改革后部分縣直機關重組或撤銷,為優化幫扶職能,縣委及時調整局包村聯系單位,充實幫扶力量。幫扶單位明確一名副職領導干部負責幫扶工作,加強與扶貧開發局溝通聯系,全面摸清聯系村情基本現狀,協助幫扶村制定脫貧規劃、年度工作計劃,明確工作思路,落實幫扶措施,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爭取項目資金,幫助完善村基礎設施建設,助推村集體經濟發展。如縣環保局幫扶聯系酉華鎮宋沖村,結合單位職能在當地投入污水處理扶貧項目,改善當地的人居環境。
干部包戶,與貧困戶結親。配合落實單位幫扶包保責任機制,幫扶單位干部聯系貧困戶,每月15日定期上門走訪,及時掌握生產生活動向,了解實際困難。積極爭取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和愛心人士等社會力量,開展多種形式的幫扶工作。做到因戶施策精準幫扶,促進貧困戶持續增收穩定脫貧。來自縣糧食局的幫扶人洪宇掌握到自己聯系的貧困戶俞佳書年輕時曾有一手好的理發手藝,但無固定理發場所,自主創業的路子受到了阻滯。幫扶人便介紹其到村里的“陽光服務站”開展理發服務,通過勤勞的雙手自力更生。
村企共建,與產業發展結合。發展扶貧產業,建立“公司+貧困戶”“合作社+貧困戶”“種養大戶+貧困戶”等產業發展模式,幫助建立與貧困戶聯系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對貧困戶發展產業需要貸款的進行調查摸底,協調落實有關政策。掌握貧困戶的思想動態,積極引導其加入公司、合作社等,發展規模產業,帶動貧困戶增收。通過村企共建,互幫互助帶動了農村的脫貧攻堅工作,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作者單位:青陽縣委組織部)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