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滁州市全椒縣始終把抓好黨員教育作為強化基層組織建設、提升黨員本領素質的有效抓手,通過抓實“課程設置”基礎點、明確“模式創新”賦能點、找準“常態問效”落腳點,不斷推動黨員教育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抓實“課程設置”基礎點,優化資源整合,內容鮮活提效力。堅持內容為王,根據不同行業、不同類型黨員的特點和需求,設置理論政策、革命傳統、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經濟建設、專業技能、廉政教育七大課程模塊,先后開發《黨性修養是黨的建設永久性課題》《基層人民調解工作實務》《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等18門課程。深挖全縣本土優秀教育資源,分別從鄉村振興、經濟建設等基層一線中選出一批“身邊榜樣”,作為黨員教育的“鮮活教材”,用心制作黨員教育課程,按照“有故事、有情節、有細節”的要求,制作《“春”暖“冰”融》《向心而行》《星星火炬“引路人”》等20余部精品黨員教育電視片,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小故事”闡述“大道理”,“小視角”呈現“大情懷”。優選全縣在革命戰爭時期的紅色故事和新時代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等,高質量拍攝《從周家崗反掃蕩戰的偉大勝利中汲取斗爭力量》《皖東的紅色搖籃》《“櫻”你而來 逐夢鄉村》等多部微黨課,依托全縣131個遠教站點,先后組織黨員群眾13000余人次觀看學習,收到良好教育效果。
明確“模式創新”賦能點,深化教育載體,形式多樣增活力。在集中授課的基礎上,打造創新性學教方式,充分運用“線上+線下”兩種資源,滿足黨員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在線下,運用互動式、體驗式等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高質量打造黨員教育培訓陣地,依托主題黨日、專題培訓等契機,組織黨員干部參觀周崗烈士陵園、全椒抗日民主政府舊址、中共蘇皖省委舊址等現場教學基地,讓他們在身臨其境中受到教育和啟發。將課堂從“會場”搬到“現場”,圍繞“一只蝦”“一粒果”等鄉村振興主導產業,邀請懂技術、有經驗的“土專家”“田秀才”開展技術講座120余場。在線上,充分發揮新媒體優勢,積極打造“掌上課堂”,緊緊依托安徽干部教育在線、共產黨員網、學習強國、“全椒組工”微信公眾號等平臺,不定期向黨員更新推送相關學習資料,基層黨組織結合行業領域實際,靈活確定學習方式、學習時間、學習內容,引導黨員通過“指尖”學習最新政策理論、最優經驗做法,全面構建起多渠道、立體化、便捷式的黨員教育體系。
找準“常態問效”落腳點,強化學以致用,多方聯動聚合力。以黨員所能服務群眾所需,按照黨建工作、文化教體、醫療衛生、法律服務、科技普及、社會服務進行分責定崗,全縣3600名在職黨員下沉一線,根據自身所長認領崗位,圍繞宣講黨的理論、幫扶困難群眾、城鄉人居環境治理等方面,為群眾開展針對性志愿服務活動。為優化營商環境,開展“黨員干部當先鋒,服務企業我先行”主題活動,組織全縣220多名黨員干部,深入365家重點企業和92個重點項目,掌握企業在生產經營狀況、政策兌現、人才需求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建議,累計發放各類政策匯編2500余份,收集解決各類問題170余個。聚焦群眾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古河鎮組建“點燈人”黨員志愿服務隊,成立13個由老黨員、村干部、青年黨員組成的志愿宣講團,深入村組開展“政策我來說”活動,宣傳黨的創新理論、各類惠民政策和法律法規,截至目前,已開展宣講23場,輻射黨員群眾達900余人次,同時常態化開展重點人員入戶走訪、燃氣安全檢查、矛盾糾紛排查調解等活動,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讓黨員教育成果真正惠及民生。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