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太湖縣堅持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基礎性工程抓緊抓實,通過強化組織領導、精準確定項目、注重政策激勵,不斷凝聚發展合力、提升發展動力、釋放發展活力,為村級集體經濟蓄勢賦能。
強化組織領導,凝聚發展合力。整合縣委組織部、縣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等部門資源,明確部門職責清單,形成分工協作、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發揮集體經濟工作專班抓總作用,今年以來,組織召開集體經濟發展工作推進會4次,通報全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開展相關業務輔導,針對發展過程中的難題、短板逐一分析、明確措施、明晰責任、逐條解決。注重培育鄉村“頭雁”,采取專題培訓、體悟實訓、擂臺比武、現場觀摩、視頻教學、導師幫帶等形式,幫助理清發展思路,提升發展興趣與本領。連續4年將村集體經濟作為鄉鎮、村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專項述職點評內容,將培育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硬指標,落實落細黨建引領村集體經濟發展任務。實施“‘太商’返鄉創業 助力鄉村振興”縣委書記項目,引導在外人才返鄉創業。截至目前,已招引131名“太商”返鄉創業,盤活閑置資產資源75處,帶動村級集體經濟增收。
精準確定項目,提升發展動力。制定扶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各鄉鎮、村認真謀劃年度扶持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項目,做好項目申報材料準備,15個鄉鎮共上報中央和省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申請48份,初篩36個。縣委高度重視,由縣委組織部、縣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縣鄉村振興局等部門組成3個評估組,對全縣176個村進行調研摸底,實地調研評估各鄉鎮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反復論證申報項目,確定扶持項目18個。加大財政資金投入,每年統籌安排一定資金用于扶持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納入年度預算,實行專款專用。縣集體經濟辦組織專班對各村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督查,并委托第三方與縣委組織部、縣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相關工作人員,再次組建工作組,對扶持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項目進行驗收,核實集體經濟資產利用狀況、項目收益等情況,督促項目村做好項目資產的利用管理,充分發揮項目資產的社會及經濟效益,促進農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
注重政策激勵,釋放發展活力。修訂出臺太湖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激勵辦法,根據激勵辦法兌現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獎勵資金,有效激發村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推行村黨組織書記“導師幫帶制”,按照“平臺互動、優勢互補、產業互助、經驗互學”的原則確立幫帶關系,破解換屆后部分年輕村干部工作經驗缺乏、信心勇氣不足、發展能力不強等難題。建立鄉村振興導師團2個、導師工作站6個,舉辦“導師論壇”2期,為縣級導師和幫帶對象提供交流平臺。對標滬蘇浙等先發地區,選派2批次19名鄉村干部到滬蘇浙、繁昌區掛職,學習“千萬工程”、集體經濟發展等先進經驗。舉辦“逐夢鄉村 振興有我”集體經濟擂臺比武,15名第一書記、15名村書記登臺,講述集體經濟發展好經驗好做法,展示發展成果。組織開展首期選調生公益直播助農專場活動,通過“免費搭臺、自由售賣”的方式,讓選調生化身“推介官”,利用互聯網渠道為鄉村代言、為發展賦能。每年評選“五方面紅旗村”20個,根據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狀況,評定村干部年度考核等次。通過示范帶動和重點扶持,鄉村干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思路更加清朗、氛圍更加濃厚、舉措更加有效。推行集體經濟“五種發展模式”,成立全縣首個瓜蔞產業鏈黨委,評選村級集體經濟典型案例4個,優秀項目22個。(歐陽曼 王曼)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