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合肥市肥西縣緊緊圍繞新時代黨員教育工作的新任務、新要求,聚焦陣地、師資、課程等關鍵點,在打造標準化、專業化、特色化鄉村干部實訓基地上持續發力,不斷提升全縣鄉村干部教育質效。
用活本土資源,打造“標準化”陣地。對照省級鄉村干部實訓基地建設要求,深入開展實地調研并細致梳理,綜合考慮交通便利、就近就便原則,打造柿樹崗鄉新街社區省級鄉村干部實訓基地,并根據承接培訓評價、反饋情況和提出的意見建議,進一步完善實訓基地教學及配套設施等,提升實訓體驗感。堅持“1+N”的辦學思路,即以1個主基地,輻射N個現場教學點,整合黨群服務中心、遠教終端站點、學用示范基地,開發公安文化長廊、先鋒學堂等一系列“情景+體驗+互動”現場教學點,方便干部在“家門口”就近就便參學。深入挖掘肥西烈士陵園、新四軍花崗伏擊戰舊址、中共皖西北特委皖西北獨立游擊師舊址等紅色地標,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走進中國農村包產到戶紀念館、顏文斗公園等地進行黨性教育。精選周邊集體經濟優質村、省級美麗鄉村、產業基地,串聯山南鎮長莊村“太空蓮基地”、柿樹崗鄉周樓村“數字農旅果蔬大棚”等21個實訓點,形成8條結構合理、要素齊全的研學路線。今年以來,結合農業生產、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等工作開展培訓27場次,覆蓋1850人次。
整合師資力量,建強“專業化”隊伍。通過“外部請入+內部孵化”雙輪驅動,建立健全“專家+鄉村人才”師資庫。實行外部選聘,與省市縣黨校、安徽大學等高校建立“常態化+集中式+階段性”合作機制,將院校教授、專家學者納入“師資”庫,實施動態管理,激發隊伍活力。加強與機關企事業單位、部門的合作交流,通過單位推薦、個人自薦等方式,吸納一批具有教學經驗的師資,根據領域、類別開展“擂臺比武”,提高教學師資隊伍的專業性。深入挖掘本土人才,重點培養一批能干能講的鄉村干部授課人,緊扣涉農政策、產業發展、基層治理等模塊,搭建“書記講堂”展示平臺,邀請“兩優一先”代表、優秀村支書等分享干事創業經驗,鼓勵鄉村振興指導員、非遺文化傳承人、鄉鎮優秀企業家走上講堂授課,邀請黨校專家點評,從中遴選“土專家”“田秀才”充實到“鄉村人才”庫。截至目前,全縣3個鄉村干部實訓基地共吸納外地專家名師48名、本土人才14名。
豐富教學載體,開設“多樣化”課程。著眼“理論+實踐”,綜合運用集中授課、觀摩交流、實踐操作等方式,開發鄉村干部“聽得懂、可實踐、能運用”的課程。上好案例分析課,打造《從一窮二白到集體經濟強村》《黨建引領畫出基層最大同心圓》等27個精品課程,選取如何發展集體經濟、推進鄉村振興等難題,進行分組討論,由授課老師點評各小組給出的處理方式,并作課堂總結,在案例分析中提升干部理論水平。圍繞矛盾調解、非遺文化等主題,開發《矛盾糾紛看我老張》《蓮湘舞舞蓮湘》等13節實訓課程,邀請矛盾調解員、非遺傳承人搭建場景,再現課堂,通過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創新方式開展沉浸式學習,增強培訓吸引力和感染力。依托智慧教學平臺,邀請各地名師教授直播授課,打造“全天候”學習資源庫,滿足黨員干部“碎片化”學習需求。建立開放資料儲備庫,集成往期培訓精品課程,共享優質視頻資源,吸納先進地區經驗資料,匯編各級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文件及優質調研報告、經驗做法90件,作為培訓教材供干部參考學習。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