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馬鞍山市花山區堅持黨建引領,聚焦特色產業,秉持“農文旅體”融合發展理念,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推動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
堅持“謀”字在先,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路線圖”。謀篇布局制定方案。制定村集體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推深做實“培強扶優”工程,開展“雙領共富”行動。整合全區各部門資源,明確部門資源清單、履職清單,形成分工合作、各司其職的工作格局。因地制宜規劃項目。堅持以本區實際情況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深度挖掘特色優勢資源,因村施策發展各具特色的產業項目。濮塘村依托濮塘茶葉制作產業,提檔升級發展茶葉研學體驗項目;黃里村利用閑置土地開發培育冬筍項目;鳳山村探索“村集體+企業+農戶”合作經營方式,進行“訂單式”韭菜種植。步步為營推進計劃。每一個項目都落實區領導和鎮班子成員包保,分步驟明確完成時間節點,實施掛圖作戰,清單推進,閉環管理。明確10個區直部門結對聯系8個村集體經濟工作,從資金、項目、管理、銷售等方面給予支持,為計劃的落地見效做好保障。
堅持“干”字為要,開拓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局面”。統籌規劃調動。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帶動“軸心”作用,動員各方力量,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充分傾斜和保障,在省市財政補助基礎上,區、鎮(街)積極籌措發展資金,充分保證村集體經濟發展。實施專班包保。成立由區領導、部門負責人、鎮街負責人組成的工作專班,上下聯動,有力推進,確保高質量完成項目建設各項重點任務。跟蹤指導幫扶。邀請省農科院、市委農辦等專家領導上門“問診把脈”,區農業農村水利局等相關職能部門提供政策扶持,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服務,切實做到“扶上馬、送一程”。
堅持“責”字落地,激發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內驅力”。明確考核機制。把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特別是項目實施情況納入對鄉鎮、涉農街道主要負責人及領導班子、選派干部年度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突出項目在集體經濟中的牽引作用,層層傳導工作壓力。修訂《花山區村級集體經濟績效獎勵分配辦法》,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工作成績突出的村予以表彰獎勵,進一步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強化工作調度。定期開展工作調度,并召開全區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工作推進會暨現場會,及時解決項目規劃、日常推進中存在的問題,確保各環節工作推動有力。區委組織部會同農業農村局常態化開展項目督導,對進度相對滯后的項目實時預警。開展選拔鍛煉。常態化開展村干部培訓、比武、外出考察和跟崗鍛煉,組織村干部開展專題培訓、擂臺比武。加大管理型、技術型人才引進力度,鼓勵愛農村、懂農業、有能力、敢創新、有擔當的“土專家”、鄉賢能人成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領頭雁”,助力村級集體經濟穩健發展。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