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慶潛山市把加強鄉鎮黨校規范化建設作為筑牢黨的基層戰斗堡壘的重要抓手,聚焦陣地建設、辦學保障、師資選育、教學形式等要素精準發力,把鄉鎮黨校建成黨員教育“前沿陣地”,推動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抓實見效。
在“建”上下功夫,推動陣地建設規范化,提高黨員教育承載力。充分整合資源、創新載體,利用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人才實訓基地、“雙培雙帶”示范基地等資源,按照“有領導機構、有培訓場所、有師資隊伍、有培訓計劃、有規章制度、有經費保障”“六有標準”和“一個場所、一個課題、一套音像、一份材料、一張展板、一名講解管理員”“六個一”要求,掛牌成立3個鄉鎮黨委黨校。依托本土資源,在各鄉鎮紅色革命舊址、歷史文化遺址、產業示范園、黨建示范點等地打造“政治理論+實訓教學+觀摩交流”現場教學點。目前,全市已構建以1個市委黨校為中心、3個鄉鎮黨委黨校為基點、32個現場教學點為支撐、N個教學實訓點為延伸的“1+3+32+N”教育矩陣,延伸黨員教育培訓觸角。利用紅源潛山革命歷史陳列館、皖西工委辦公舊址、五廟黨小組等紅色資源,開發紅色研學線路3條,通過組織黨員干部讀“紅色經典”、講“紅色故事”、看“紅色展覽”、學“紅色精神”等教學,讓黨員在“實景”“實境”中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在“管”上做文章,推動辦學保障制度化,增強黨員教育支撐力。制定下發《中共潛山市委辦公室關于鄉鎮黨委黨校建設和管理的實施意見》,從陣地建設、培訓資源、管理機制、教學體系等方面推動鄉鎮黨校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強化黨校領導班子配備,設立校務委員會,校長、副校長分別由鄉鎮黨委書記、副書記和組織委員兼任,重要事項共同研究,推進培訓任務落實。完善教學保障制度,建立校務委員會例會、年度教育培訓計劃、教師及學員培訓管理、培訓效果考評等規章制度;將鄉鎮黨校建設、運行情況納入年度黨建考核內容,把黨員干部參加學習培訓情況作為民主評議黨員、評優評先、“先鋒指數”評定的重要依據。建立書面通知、實名簽到、活動紀實等全流程閉環管理機制,嚴格執行考勤管理制度,將黨員學習情況進行登記考核。建立跟蹤反饋問效機制,完成培訓課程后,通過調查問卷、座談交流等形式收集參訓學員意見建議,提升鎮黨校授課質量。
在“教”上善作為,推動師資建設多元化,凝聚黨員教育向心力。按照“專兼結合、優勢互補”原則,選優配強師資隊伍。整合黨校講師、專家學者、領導干部、先進模范人物、專業技術骨干、基層黨組織書記、身邊榜樣等資源力量,建立專兼職師資庫,構建“黨校教師講理論、部門專家講政策、鄉鎮黨政領導講思路、站所人員講技術、村黨組織書記講招法、鄉賢模范講事跡”的教育模式。目前共儲備專兼職教師184人。從鎮黨政班子成員、駐村第一書記、相關站所負責人、優秀村支書、先進模范人物、“五老”人員、致富能手等群體中擇優選聘教師,充實黨員教育培訓師資庫;遴選53名“田秀才”“土專家”組建實用技術師資隊伍,為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現代農業提供技術服務。組織講師參加省、安慶市各類黨課競賽和課件評比,精心打磨、擇優推薦,《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黃鋪經驗”》入選省委黨校課堂教材,《牢記“三個務必”走好新時代趕考路》《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踐行生態立市發展戰略》榮獲安慶市精品課程獎,有效激發了師資創新活力。
在“新”上施實策,推動教學形式特色化,提升黨員教育鮮活力。根據培訓對象和培訓需求,靈活運用講授式、研討式、模擬式、互動式、觀摩式、體驗式、情景式等教學方法,通過“集中授課+流動送學”“現場觀摩+特色活動”“云端學習+線下實踐”等形式,讓學員學得進、記得住、用得好。按照“班次精、學制短、內容實、效果顯”原則,分批舉辦黨員冬春訓、村民組長(網格員)培訓班、后備干部培訓班、新型農民職業能力提升班等各類培訓班次54期,培訓黨員16473人。立足增強農村黨員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能力,開發《用好“三會一課”傳家寶 爭當鄉村振興排頭兵》《學習“千萬工程”經驗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等30部本土特色課程。拓寬教學形式,一方面引導黨員運用共產黨員網、“安徽黨員大課堂”、清華大學云上課堂、中央黨校網上課堂等平臺開展自學;另一方面深化“黨校+基地”模式,搭建“實踐課堂”,開展“雙聯系雙報到雙服務”“立足崗位作貢獻”“黨員承諾踐諾”“社區吹哨黨員報到”等活動,促使黨員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做表率,在為民辦實事解難題中錘煉黨性修養,提升黨員教育培訓效能。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