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淮北市濉溪縣以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為著力點,靶向定位、精準施策,推動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有機融合,以高質量黨建賦能鄉村全面振興。
強化政治建設,凝聚“向心力”。 創新探索“片區黨委”模式,按照地域相近、產業相似等原則,組織成立“片區黨委”,緊緊圍繞“活動聯辦、產業聯興、人才聯育、發展聯謀”工作模式,聯結片域資源,聯動破解鄉村振興難題。抓實基層黨建,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聚焦“規范運行、豐富形式、督導檢查”三關口,推進責任落實到位、壓力傳導到位、導向樹立到位。建立“一站式”考核機制,全面監督重點任務落實情況,突出結果運用“軟硬結合”,進一步激發干部隊伍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
發揮頭雁效應,建強“主心骨”。深入推進“淮美雁陣”工程,以“黨課開講啦”“農技大講堂”等活動為載體,開展村“兩委”實用技能培訓,定期組織“小而精”的基礎培訓,持續充電賦能,確保全覆蓋、有成效。組織村黨組織書記開展擂臺比武,通過述職演講、互動交流等方式,交流碰撞思想,共同研究解決集體經濟發展、人居環境整治、信訪維穩等難點問題,凝聚發展合力。積極探索村級后備干部培養選拔機制,堅持在“精選、優育、嚴管”三個維度上下功夫,將“拔尖”的優秀年輕人才直接選拔進入后備村干部隊伍。
聚焦鄉村發展,夯實“硬基礎”。打造鄉村產業振興項目,培育綠色產業,持續深化優質果蔬、優質苗圃、優質良種、優質食品等項目建設,形成“一村一品牌、一林一特色、一果一產業” 發展格局。注重強化示范引領效應,采取“黨建+村級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通過資源整合、產業對接、優勢互補等舉措,搭建起村黨組織、家庭農場、企業、合作社等多方溝通橋梁,積極打造集體經濟發展強村,實現集體資產保值增量。發揮人才“生力軍”作用,摸排各類“土專家”100多名,整合成立10家專業合作組織,累計開展鄉村振興技能培訓150多期,加強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為鄉村振興工作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保障。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