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宣城市寧國市將村干部隊伍建設作為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抓手,在拓寬渠道招引、精心引導培育、加強管理保障等方面聚力用勁,著力鍛造善為、勤為、敢為的村干部隊伍,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拓寬渠道招引,摸清“底數清單”,讓村干部隊伍“結構優”。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聚焦村干部隊伍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要求,進一步擴大選人視野,通過從優秀黨員、致富能手中“挑”,從返鄉創業青年中“選”,從外出務工經商能人中“請”,黨員群眾“推”等方式,把政治強、善治理、敢擔當、作風正的優秀人才識別出來、選拔出來、培養起來,著眼為村級班子儲備人才,不斷優化改善村干部隊伍整體結構。扎實開展村級后備干部招考工作,通過報名、資格初審、筆試、資格復審、面試、體檢、考察和公示等程序確定錄用人選,重點征求公安、法院、信訪、稅務等有關部門意見,嚴把選人關,確保“好中選優、優中選強”。打破身份、地域、職業界限,靈活采用“兩回一選”等方式,選拔村黨組織書記,鼓勵各鄉鎮(街道)根據實際,探索跨村任職或面向社會公開選拔村黨組織書記人選,同時實施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培育儲備行動,將能力較強、素質過硬的現任村“兩委”成員挑選出來,納入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庫,破解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后繼乏人”等問題。注重在急難險重任務和日常工作一線中發現和培養村級后備力量,通過鄉村振興、防汛救災、文明創建、人居環境整治等主題黨日活動,前移后備力量發展關口。同時市委組織部每季度會同紀委監委、政法委、民政局等部門,對村干部及村級后備力量進行“政治體檢”,確保村干部隊伍政治過硬。嚴格任職資格把關,堅決將不符合條件人選排除在外。
精心引導培育,制定“教育清單”,讓村干部隊伍“素質好”。堅持把教育培訓作為提升村干部工作能力的有效抓手,通過集中輔導、研討交流等形式,不斷強化學習培訓。突出理論教育,切實發揮市委黨校主陣地作用,圍繞鄉村振興、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鄉村治理、重點項目建設、法律法規等重點內容,舉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集中輪訓、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培訓班、村“兩委”班子成員能力素質提升培訓班等專題班次,組織80名村黨組織書記赴溧陽、長興等地現場觀摩,選派兩批共28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赴長三角安吉、臨安、宜興等地跟班學習一個月,助村干部理清發展思路、明確工作舉措。幫以“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為原則,聚焦補齊村干部能力短板,積極適應新形勢新變化,在全市組織開展村干部培訓課程及教學素材征集工作,進一步提高村干部教育培訓針對性、實效性。建立村級后備干部結對幫扶機制,由鄉鎮包村領導、駐村干部、村黨組織書記擔任導師,通過工作中帶、業務上講、問題前幫等多種方式,推動村干部快速成長,挺膺擔當。市鄉(鎮)兩級開展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擂臺大比武”活動,通過上臺述發展思路、曬工作業績、談鄉村變化、話下步打算,實地看產業發展相似、資源稟賦相近、發展匹配度高的先進村,幫助基層黨組織書記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認清不足差距,找準努力方向,堅定推動鄉村振興的信心。搭建云端課堂“隨時學”,依托先鋒系列平臺等載體,宣傳黨內政策法規和最新理論知識,同時組織村干部觀看蔬果、茶葉種植、病蟲害防治等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片,切實提升村干部致富帶富能力,做到學以致用、常學常新。
加強管理保障,落實“激勵清單”,讓村干部隊伍“踏實干”。全面落實村黨組織書記市級黨委備案管理制度,明確村干部職能權限、作風要求、行為規范,完善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進一步厘清用權“邊界”、規范辦事流程,提升村干部隊伍管理的科學化水平。建立平時考核、季度考核、年終考核相結合的考核評價體系,細化量化考核指標,將考核結果和村黨組織書記績效工資掛鉤,進一步激勵村干部擔當的行動自覺。認真組織開展村黨組織書記適崗性綜合研判和村干部年度述職評議考核工作,會同鄉鎮(街道)黨(工)委通過召開分析研判會議,梳理收集信息資料,對村干部履職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研判,并適時跟蹤督查,切實推進村干部履職盡責。出臺《關于進一步激勵村干部干事創業擔當作為的若干意見》,全面落實“政治上激勵、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關懷”的四位一體激勵關愛“硬舉措”,不斷提升村干部職業榮譽感,促進村干部進一步擔當作為。探索開展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掛任鄉鎮(街道)黨(工)委委員和面向優秀村(社區)“兩委”干部定向招考鄉鎮(街道)事業編制工作人員工作,不斷擴寬村干部上升渠道。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