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淮北市相山區積極推廣“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加快構建黨建引領城鄉基層治理新格局,持續健全黨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拓寬基層各類組織和群眾有序參與基層治理渠道,全面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推動重心下移,筑牢服務群眾基礎。一是推動服務精細化。深入推進網格化黨建工作,建立“社區黨組織—小區(網格)黨支部—黨小組(樓棟長)”三級組織體系,把網格建在群眾中,吸納業主委員會成員、物業企業管理人員、“兩代表一委員”“三官一師一員”等2900余人進入小區(網格)黨支部,切實把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二是推動服務規范化。成立相山區物業行業黨委,建立“網格召集—分級轉辦—問題處置—核查反饋—評議歸檔”的閉環處置機制,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時代公寓等2個小區獲評省級“皖美紅色物業”示范小區、金色陽光花園等4個小區獲評市級“皖美紅色物業”示范小區。三是推動服務便民化。試點推行社區“一崗通辦”改革,讓群眾感受到“首次登門、一崗通辦”的全新辦事體驗,大幅提高辦事效率,真正地做到“即來即辦”,進一步提升群眾的滿意度。推動社區工作者從辦公室里走出來,沉到小區中去,強化了以網格為治理單元的基層組織基礎。
增強整合能力,用好基層各類資源。一是加強黨群陣地建設。統籌推進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小區黨群服務站建設,按照“八有八建”目標,合理劃分黨群活動、綜合治理、便民服務等功能,整合下沉資源服務居民群眾,按照“改、擴、建、增、聯”“五個一批”的總體思路,打造75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292個小區黨群服務站,實現社區小區全覆蓋。二是發揮數字賦能優勢。打造“相山e治理”平臺,整合社區黨建、網格管理、便民服務等社區數據資源,對網格內“人、地、事、組織”等基礎數據動態采集,矛盾糾紛排查上報調處,線上線下織密網格,累計服務居民群眾11.3余萬人,完成線上報事、線下處置共計5088件。三是建立多元調解隊伍。成立“雷云式”人民調解員、“羅云工作室”“銀發調解室”等隊伍,每周五開展社區“坐診”,同時加強調解隊伍人員培育,著力提升調解員政治素養,先后接待群眾來訪近5000余人次,調解矛盾糾紛430余件。
聚焦服務載體,凝聚先鋒模范力量。組織全區黨員干部開展“送政策、訪民情、辦好事”上門走訪活動,以“百名干部進百企”“千名干部訪萬家”兩個專項行動為抓手,有效解決了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難點堵點問題以及群眾“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各級黨員干部累計走訪企業3900余次,協調解決企業融資、用工等問題1200余個;走訪居民群眾超19萬戶,收集意見建議1.6萬條,調處矛盾糾紛、解決居民難題2600余個。緊盯群眾“急難愁盼”,組織廣大黨員亮身份、踐承諾,推動黨員在“我為群眾辦實事”“立足崗位作貢獻”中積極行動,引導黨員在項目建設、矛盾調處、環境整治等方面沖鋒在前、勇挑重擔,讓黨員在基層一線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并把考察識別成果作為選拔任用、職級晉升等重要參考依據,今年以來,引導黨員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900余次。
責任編輯:陳珺